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登封 招商引资 市情推介
走进登封
市情推介
招商引资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中岳嵩山南麓,全市总面积1217平方公里,辖8个镇、3个乡、4个街道,344个村(社区),总人口73万人。先后荣获全国经济百强县(市)、工业百强县(市)、旅游百强县(市)和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等称号。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最早在登封告成镇建都,史称禹都阳城。公元前11世纪,周公于古阳城“测日影、定地中”,认为这里就是“天地之中”。公元696年,女皇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以示大功“告成”,改嵩阳县为登封县,1994年撤县设市。

文化灿烂、名胜众多。拥有“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岳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少林功夫等众多世界级名片,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武术之乡、大禹文化之乡,现存文物古迹1497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26项,位居全国县(市)单项之首。现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7个。

风景秀丽、生态宜居。嵩山位居五岳之中,距今36亿年历史,是地球上第一块露出海平面的陆地,是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中华文化圣地、地质五代同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林木绿化率48%,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城市建成区面积55.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0.8%,城区天然气覆盖率、雨污分流率达90%,建成公共停车位2.5万个、建成美丽公路65.5公里。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登封地处郑州、洛阳许昌、焦作、平顶山“一小时快速交通圈”核心位置3条国道(G207、G234、G343)、5条省道(S233、S234、S235、S317、S319)、4条高速(郑少高速、盐洛高速、焦桐高速、商登高速)穿境而过,距郑州市区30分钟车程,距新郑国际机场1个小时车程,登封铁路与京广、陇海、焦枝铁路干线相连,郑登洛城际铁路S2快线开工建设,未来到郑州市区仅需16分钟,通航机场建成投运,交通十分便利。

人力充沛、资源丰富。现有稳定的本地劳动力人口36.2万,其中,18-40周岁劳动力19.5万,均为本地产业工人;对临近县市具有虹吸效应,15分钟工作圈可集结4万名产业工人。18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4家职业教育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黄河科技学院登封校区开工建设,郑州商业技师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在登设立分校,每年可输送2万余名职业人才。

成本低廉、性价比高。普工工资3000-3500元/月,技工3500-4500元/月;2016年,登封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被纳入全国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2021年,河南省批复登封市增量配电业务试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为企业提供固定电费减半、双回路供电、大用户用电优惠等服务;河南省中长期天然气管网规划项目开工建设,途径登封8个乡镇(街道),大用户终端供气价可按“一事一议”原则协商优惠幅度。

配套成熟、空间巨大。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良好的工业基础,可以满足在登落地制造业项目的各种生产需求。拥有一大批行业内较为知名工业企业,涉及采掘、电力、水泥建材、装备制造、新材料、铝加工、磨料耐材等多个行业,可为工业项目提供服务和配套。储备有充足的建设用地和高质量标准化厂房,可为项目落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环境优良、政策优厚。全市连续四年召开“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千人大会。上下齐动员、全民齐参与,持续营造“全力优环境、抓招商、兴产业、强财政、富群众”的浓厚氛围。运作成立两支10亿元规模的产业引导基金,扶持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创新实施“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所有入企检查一律集中在每月25日以后,营造“随叫随到、无事不扰”的生产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