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要闻 正文
登封主攻“三大战役”书写县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登封发布  时间:2025-07-01 15:46:49  

巍峨嵩岳雄峙,千年文脉绵延。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登封市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河南省、郑州市工作要求,强化“三标”引领,锚定“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以打好“产业提质提速、文旅文创融合、乡村全面振兴”三大攻坚战为主攻方向,在走好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奋楫争先。

今年第一季度,登封市多项指标增速位居郑州各区县(市)前列,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蓄势”的良性发展态势,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提质提速
——聚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圣戈班与蚂蚁新材料凭借行业领先优势,成功获评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大鱼智行锂电助力自行车项目实现两条生产线全面投产,产品畅销欧美市场,现已成为中国智能电动自行车出口领域的优秀品牌。同时,全市专精特新培育库入库企业达68家,持续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方向发展。

瓷金科技(河南)有限公司通过20余道精密工序、60多个生产环节,专注研发芯片封装陶瓷外壳,建成全球首条SMD陶瓷器件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是国内唯一具备设备、陶瓷基座、金属盖板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企业,其投资1.7亿元正在建设的陶瓷基座及封装产线,计划年底正式投产,届时,陶瓷基座产能达84亿只/年。

今年以来,登封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态势向新向好。中瓷科技、海螺嵩基、瑞昇新材料等专精特新企业数条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行,工人们通过数字化控制系统精准指挥生产,呈现一片井然有序的现代化生产图景。

自2月20日登封市召开2025年“三大战役”暨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会以来,该市对标省委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郑州市委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鼓足干劲、奋勇争先,接续打好“三大战役”。

在新的起点上,登封市持续深化协同创新,着力壮大产业规模,做强龙头、做长链条、做优集群,通过“一区多园”模式培育产业集群,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夯实追赶进位的硬支撑,不断推动登封高质量发展;推动未来产业抢滩布局,依托少林机场通航优势发展“低空+文旅”新业态,积极与行业领军企业洽谈,引进一批项目,带动研发制造、飞行服务、教育培训、生产运营等业态加速发展;做大产业平台,积极谋划打造细分产业链的承载平台,加快形成“一园一特色、一镇一品牌”的发展格局,推动新能源材料、医疗器械等特色园区形成品牌效应。目前,全市19个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的53.22%,其中,郑州重点项目进度达62.16%。

既要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又要做好营商环境“主人翁”。今年以来,登封市全面开展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提升专项行动,创立“1+4+14”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体系(1个总体方案+4大重点领域+14项具体任务),不断加快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强化法治保障,打造投资兴业强磁场。通过建立企业联系制度,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用地、人才、金融等关键环节问题,并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稳定工业基本盘。上半年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6家,规上企业“赋码”管理实现100%覆盖。“扫码入企”“综合查一次”等创新举措则进一步减少了对企业的干扰。“在登封干项目我们很安心,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有为企业代办的服务专员替我们办,我们只管一心一意干事业。”这是记者在采访落地登封的企业时听到最多的话。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登封市结合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加快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快推动“双招双引”,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方式,用好以商招商等方式,全力招大引强、招才引智,厚积接续发展的新动能。积极参加2025年郑州市春季上海产业招商推介会、2025年郑州市夏季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招商推介会和低空经济产业对接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现场签约中原华夏(登封)国防教育实践基地项目、嵩山奥捷龙低空文旅项目、京东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磨料磨具产业园等 6 个项目,总投资额显著提升。

文旅文创融合
奋力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夏日的嵩山脚下,来自北京的游客王曼曼通过“漫游嵩山”小程序一键预约了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的联票,智能检票系统3秒完成人脸识别。“十年前来还要排队买票,现在不仅能预约购票,还能通过AR技术重现古建筑往昔风貌,连垃圾桶都有中英双语标识,体验感提升太多了!”

游客的感慨印证着登封市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的显著成效。今年以来,登封市锚定“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以景区提质为基、文化赋能为魂、项目建设为要,全面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通过A级景区升级、文化遗产活化、产业生态重构三大路径,上半年实现入境游接待5.17万人次,同比增长37%,登封文旅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原特色的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依托“天地之中”和“少林功夫”两大世界级IP,登封市持续做优做强文旅品牌。围绕“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文化标识,聚焦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推动林寺碑碣(566~1990)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登封再添一张世界级名片。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长33公里的环嵩山旅游公路全线贯通,文化遗产“串珠成链”,打造了以多极多点文化消费活动为支撑的文旅新场景,全域推进“山城一体、景城融合、文城相融”,将文旅休闲深度融入城市肌理,有力带动了文旅产业转型发展和消费升级,形成“景点全域化、全域景区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在少林景区指挥中心,大屏实时显示各个安防监测点的数据,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统全局”。景区负责人介绍:“今年投入使用的智能售检票系统使入园效率大幅度提升,新建的120处旅游标识系统采用与景区建筑一致的主色调,实现了文化遗产风貌和谐统一。智慧化改造加上‘春季防火、夏季防汛’双演练,进一步筑牢了景区安全防线,三大景区实现连续800天安全运营零事故。”

新征程中,登封市全面夯实文旅发展根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坚持全域化布局、全业态融合、全方位营销、全要素发力,提升文旅市场品质,加速文化遗产展示片区、功夫文化展示片区、生态康养休闲片区等“多片区”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一核多点”式“登封文旅魅力拼图”。 瞄准“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这座文旅名城的山山水水都在诉说着“中”的故事,描绘着更加瑰丽的文旅画卷。

当夜幕降临,微风徐徐,远山青黛,如诗如画的“梯渡山舍”“好问山居”“伴山堂”“东溪松庄”等民宿内,游客们尽情放松身心、享受美食,体验登封独有的功夫文化、天地之中文化、“二十四节气”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元素,这种“民宿+康养、美食、功夫、体验”的创新模式,恰是登封文旅融合的生动注脚。

乡村全面振兴
把美好蓝图绘成生动实景

白坪辣椒、君召芥菜、大金店菌菇、告成红薯、景店小米、石道牛肉……在登封市,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叫得上名的土特产,一个个带着泥土芬芳的“登封味道”,正源源不断走出田间地头,走上城市餐桌,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其中,登封芥菜、茶亭沟红薯等更是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响当当的地方名片。

昔日不起眼的“土疙瘩”,如今为何能身价倍增?答案藏在对产业链的“精耕细作”里。

今年以来,登封市以“土”为基,深挖特色;以“产”为要,延伸链条;以“融”为径,提升价值——一条立足乡土、着眼融合、惠及农民的特色产业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当传统农业拥抱现代理念,当田间地头遇见广阔市场,登封乡村全面振兴故事正伴随着嵩山的晨钟暮鼓,谱写出充满希望的崭新篇章。

在登封市梁老头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辣椒经过清洗、腌制、灌装等工序,变成香辣诱人的酱料。“我们推广种植辣椒近7000亩,解决了原料问题,更直接带动了1万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企业负责人刘名洋介绍。在登封,这样充满活力的乡村图景比比皆是,“小苍娃”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已从单一的农产品加工厂,蝶变为集种植、加工、销售、电商、研学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企业,生动诠释了产业链延伸带来的价值跃升。

“做好‘土特产’文章,核心在‘产’字。我们要推动传统农业蜕变,让产业链条更长、融合更深。”登封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该市正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大力培育乡村民宿、康养、功能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推动农产品从“初字号”迈向“精字号”“特字号”,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生动实践的背后,是一整套系统性支撑体系:登封市坚决守牢红线底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聚焦高山蔬菜、道地中药材、林下种植等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化整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把更多增值收益留在县域、留给农民。坚持农旅融合,以产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嵩山全线游+和美乡村游、功夫深度游+红色乡村游、大熊山生态乡村旅游等精品线路,以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一张蓝图深度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5年,登封聚焦宜居宜业,按照“实用性”“通则式”原则全域统筹规划村庄蓝图,截至目前,209个村编制了村庄规划,占比78.3%,90余个行政村通过专家评审。依据省农业农村厅与郑州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加强郑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登封市谋划了“北部乡村全面振兴山地先导区”,以山地特色纳入“一谷三区”战略已全面启动建设,2025年计划开工项目58个、投资85034.60万元,目前,已开工项目23个、完成投资5162.36万元。其中,少林街道雷家沟村《功夫御宴》、玄天庙村禅心居特色民宿餐饮项目、唐庄镇晨雨森林民宿项目一期3个项目已建成运营,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核心在融合。”登封市委书记辛绍河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让更多“土疙瘩”变身“金疙瘩”,持续探索走好具有山区特色的振兴之路。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