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材料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27日在登封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登封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耀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登封承压奋进、聚势谋远的一年。面对多重困难叠加、多种风险交织、多条战线作战的严峻考验,在郑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全力拼经济、战疫情、惠民生、守底线,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5%,增速居六县市第4位,较2021年前移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全国、全省、郑州市平均水平,居六县市第3位,较2021年前移3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增速高于全国、全省、郑州市平均水平,居六县市第3位,较2021年前移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1%,增速从2021年的六县市末位,跃居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1%,居六县市第1位,较2021年前移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居六县市第2位,较2021年前移4位。
——过去一年,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有力应对了多轮疫情冲击。面对世纪疫情,我们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第一准则,打赢了三年来势头最猛、规模最大、处置最难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了73万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我们最大力度提升疫情防控水平。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机制,设置1798个防控服务单元,疫苗接种实现“应接尽接”,以防控战略战术的稳定性、灵活性对决病毒的复杂性、多变性,用最小代价实现了最大防控效果。我们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力量。面对疫情,全市上下闻令而动、逆行出征、连续奋战,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公安民警、城乡干部群众挺身而出,他们是奋战在抗疫最前沿的“最美逆行者”“最坚定守护者”,共同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三年疫情、三年奋斗,一场场艰苦的硬仗、一次次激烈的鏖战、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展示了登封人“大爱担当”的格局和风采!在此,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全市“最美逆行者”致敬!向坚守在抗疫前沿的全市“最坚定守护者”致敬!向为抗疫默默奉献的“最可爱的登封人民”致敬!
——过去一年,我们攻坚克难、重整家园,灾后重建交出圆满答卷。“7·20”特大暴雨灾害,全市累计倒塌损毁房屋4676户,受损水库38座、道路90公里、农田14万亩,15.9万名群众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7亿元。面对天灾,我们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全力推进灾后重建。我们聚焦群众生产生活,5条国省干线公路、112条农村公路完成恢复重建,4.95万亩水淹农田完成排涝复耕,景区景点受损设施修复到位,172家因灾停产规模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城乡生产生活功能和秩序全面恢复。我们聚力重点工程领域,264个纳入省专项规划项目第一时间开工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31个应急水毁工程于汛期前完成修复,实现安全度汛;大冶镇、唐庄镇、告成镇3个集中安置点安置村民277户;完成农村山体滑坡隐患治理336处,有力保障了1300余户群众住房安全,汛期风险大幅度降低。我们聚焦应急能力提升,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市级应急仓库3个、乡级15个,完成15个乡镇(街道)“一办一队一库一平台”建设,预置各类应急救援队伍43支1757人,全方位、多轮次开展防汛应急演练。灾后重建以来,我们始终秉持“一切为了受灾群众、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经过一年多的奋战,受灾村镇于灾难后重生、在希望中前行,灾后重建工作实现大头落地,基础设施基本恢复至灾前水平。
——过去一年,我们承压奋进、勇毅前行,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围绕实现“富民强市”的总目标,坚持不懈蓄动能、强支撑。招商引资接连取得新突破,全年签约引进项目26个,签约额227.6亿元,其中10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特别是继引进海螺集团、三一集团、法国圣戈班之后,去年我们又成功签约引进了新疆中泰集团,这是入驻登封的第4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对于全市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后劲。工业“压舱石”作用更突出,始终把工业经济作为稳增长的第一支柱,建立了“四保”白名单制度,保障了381个企业(项目)常态化运行;完成720家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实施技改项目63个,新认定省级智能工厂(车间)3家,嵩山硼业等6家企业通过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昊运新材料等41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嵩基水泥入选河南省省长质量奖提名企业,翱翔医药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禾科创产业园等46个项目开工建设,东方宇亿万林家居等39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年规上工业企业累计达到228家,吸纳产业工人2.7万名,为全市稳增长、稳就业发挥了突出作用。文旅产业迸发新亮点,在多轮疫情冲击下,我市文旅产业坚持“在调整中求转变、在创新中稳复苏”,少林新游客服务中心完成生态停车场建设,大周封祀坛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形象初现。文旅营销推陈出新,开发世界文化遗产等数字藏品,在阿里平台销售业绩位居前列,打响了登封数字文创产品“第一枪”;成立“天地之中”革命老区文化教育培训公司,全市研学游取得新突破;推出“夜游嵩山”、“少林见,江湖见”功夫秀等系列营销活动,提升了嵩山IP热度,我市被评为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市,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旅游百强县。现代农业呈现新特色,全市“公司+基地+种植户”模式成效显著,药材种植达到1.5万亩,蔬菜种植达到3.8万亩,食用菌种植达到130万棒;大力发展直播带货,全市农村电商达到420家,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新发展农民合作社49家,创成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国家五星级休闲农业精品园区2家,徐庄翡翠梨、石道水晶葡萄等7类农产品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大金店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宣化被评为河南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过去一年,我们统筹推进、建管并举,城乡环境更加美丽宜居。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一体推进,不断提升发展承载力。科学规划效应凸显,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扩展至104.5平方公里,编制完成美丽乡村精品村等52个村庄规划,处置违法建设150处、5.5万平方米,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63.5亩,收储土地1084亩,为未来发展预留了空间。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G207市区至大金店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X048市区至白坪段改建工程顺利完成,南环二路西延工程开工建设,核心片区规划一路、规划二路进入扫尾阶段,西旅游环路部分路段具备通车条件;卢店街道主要道路纳入城区保洁范围,城区保洁面积达到538万平方米;建成同心公园、石化游园,新增绿地面积72.4万平方米;城区新建供水加压泵站6座,延伸供水管网68公里,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5万余个,3个老旧小区经过改造“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市民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乡村振兴焕发新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新建农村公路45.4公里、农村供水管网56公里,升级改造农村电网296公里,343家村卫生所(室)实现医保联网;继续实施燃气“通镇入村”工程,新铺管网56公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实施郑州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项目10个,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3个,创成3A级景区村庄5个,入选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4个,培育精品民宿15家,创建美丽庭院2.8万户,被评为郑州市“美丽庭院”创建示范县。
——过去一年,我们用心守护、厚植底色,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坚定不移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守护好绿水与青山,坚决落实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持续推行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实现水有人治、林有人护;完成国土绿化2280亩、森林抚育1万亩,建成森林特色小镇1个、森林乡村17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水生态治理,全年治理河道26.8公里,白沙水库国控断面环境本底判定工作顺利通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论证,彻底扭转了多年来水质超标的被动局面;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完成废弃矿坑生态修复42个,治理面积3934亩,创成绿色矿山11家。空气质量稳居郑州县(市)首位。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嵩基水泥等5家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完成405万吨煤炭减量消费任务,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6.9万千瓦,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过去一年,我们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发展内生动力持续释放。坚持依靠改革提效能,通过创新增活力,“放管服效”改革步伐加快,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容缺受理”60项、“免证办理”106项、“零跑动办理”2066项;15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部设立“智慧政务服务区”,344个村(社区)实现便民服务站全覆盖,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可办”。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完成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改革,加速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有序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农村金融、“五水”综改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2家,新增郑州市科技型企业42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新入选“高新技术百强”企业2家、“高新技术百快”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实施市场主体智能审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个体工商户随来随办;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提供应急转贷资金8.5亿元,成功创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创新实施“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涉企检查大幅度减少,真正做到让企业舒心经营、安心发展,我市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梯队。
——过去一年,我们用情用力、保障民生,更多发展成果惠及群众。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脱贫成果更加稳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千方百计拓宽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426户3309万元,支持脱贫群众创业;有就业意愿的1245名易地搬迁群众顺利实现就业。2022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6707元,同比增长14.9%,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强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和“保交楼”工作,建成安置房23.6万平方米,2个安置小区达到分房条件,8个保交楼项目全部复工;新增城镇就业569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5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240万元,群众就业更有保障;完成21所中小学、4所社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提升工程,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稳居六县(市)前列;完成县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去行政化改革,建成“六大共享诊疗中心”,市总医院入选“国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优秀实践案例;慈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磴槽集团、天舜投资等社会各界踊跃奉献爱心,全年募集善款2880万元,受益群众30余万人次,为登封发展注入了更多温暖力量;市长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联动运行,解决群众身边事1.3万件,满意率达到98%;建成4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4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新建1家市级普惠托育服务中心、11家乡级普惠托育机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社会大局更加和谐。持续加强煤矿、非煤矿山、经营性自建房、城镇燃气、“九小”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优化;深入开展“万警助万企”便民利企活动,建成重点消防站2个、一级站7个、二级站2个,“一队一中心”实现乡镇全覆盖;法治登封、平安登封建设持续推进,普法宣传、矛盾调解、积案化解活动深入开展,荣获河南省“三零”平安创建先进县市,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在我们身边,公安蓝、消防橙、环卫黄、志愿红用真心付出守护了万家安乐,构筑起美丽登封的靓丽风景线。
与此同时,档案、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干部、老区建设、关工委、地方志、双拥、民兵预备役、红十字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税务、电力、金融、邮政、烟草、通信、气象等部门,在支持和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中都做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一年,我们虽然干得很辛苦、走得很艰难,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稳住了大盘,打下了基础,鼓舞了士气!这一年,我们坚定落实市委决策部署,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年,我们上下一心、团结奋进,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把不现实变成了现实,在拼搏中奠基了发展,在前进中积蓄了后劲,在收获中期待着未来!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向驻登单位、驻登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全市企业家、建设者以及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关注和支持登封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各位代表!知弱而图强,后发而奋进。反躬自省,我们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市综合实力、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们的市场主体还不够多,龙头企业还偏少,实体经济还不够强,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安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生态保护任务依然艰巨;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保民生、保运转压力还很大;群众还有不少“急难愁盼”问题亟待解决,促进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还有差距,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尚需提高;部分干部能力素质与工作作风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直面问题,加快改进,一定让全市人民看到我们的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更是登封抢抓机遇、提档晋级的奋进之年。新的一年,最重要的是扛起“富民强市”的历史重任,最紧要的是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为登封现代化建设奠定新优势、打开新局面,为登封突围崛起集聚新动能、赢得新突破。为此,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郑州“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总目标、“整体工作争先进成高原,重点工作创一流起高峰”总要求,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坚持生态优先、文化引领、绿色发展,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以招商为关键、以环境为品牌、以安全为底线、以党建为保障,坚决打好打赢“产业提质提速、文旅文创融合、乡村全面振兴”三大战役,全面推进实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奋力开创现代化美丽登封建设新局面。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15%;居民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新的一年,我们将坚决按照市委决策部署,持续夯实“稳”的基础,保持“进”的态势,积蓄“强”的动能,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拼经济、抓投资,全面增强综合发展实力。树牢“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理念,持续以重大项目扩投资、稳增长。坚持以项目论英雄。坚持和完善领导分包、台账管理、定期观摩等有效机制,重点抓好总投资368.6亿元的99个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总投资93.6亿元的52个中长期贷款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总投资130亿元的39个专项债项目,确保续建项目加快推进、新建项目尽快开工、竣工项目如期投产,以更多“实物工作量”拉动更多“有效投资量”。坚持以招商蓄动能。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政府“一号工程”,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坚持领导挂帅、敲门招商,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驻地+专班+小分队”招商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活动,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力争全年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高质量项目2个以上、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项目20个以上。坚持以园区强载体。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梳理绘制产业图谱,明晰主导产业定位,推动产业集群化、链条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投资完成12.4亿元以上,亩均税收达到18万元以上。加快推进6个小微企业园和9个农民创业园建设,确保发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开工建设,力争新材料、中禾科创产业园建成运营。强化园区土地供给,力争全年供应产业用地500亩,消化存量建设用地2000亩,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
(二)持之以恒兴产业、强支撑,全面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坚定不移把产业发展作为强市之基、富民之源,坚持三次产业全面发力,打好产业提质提速战役,加快构建工业强、文旅兴、农业优的梯次产业发展格局。焕发传统工业新活力。坚持以科技引领带动工业经济发展,大力推进煤炭企业技术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不断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加快推动水泥建材、磨料耐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实施智能改造项目8个,力争耐材行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磨料行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壮大新兴工业增长极。坚定“产业链+终端产品”思维,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铝精深加工、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实施强链延链补链计划,加快推进圣戈班新材料生产基地、三一重工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海螺嵩基二期、嵩铂锂电池负极材料等51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新材料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1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铝型材规模突破15万吨,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0%。推进产业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落地实施,加快“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步伐,实现资本市场新突破。擦亮文化旅游金招牌。抢抓后疫情时代发展新机遇,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推动文旅文创产业提档升级,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强化文旅项目支撑,加快推进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郑州纪念馆、中岳生态文化公园等19个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争取郑州市第二动物园落户登封,推动少林新游客服务中心、大周封祀坛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早日建成运营。叫响“嵩山民宿”和“登封美食”品牌,开展“最美民宿”“登封美食”评选活动,聚力打造特色民宿集群、特色美食街。创新文旅营销方式,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策划举办短视频大赛,组织“嵩山N景”评选活动,打造嵩山网红打卡目的地;全面整合旅行社资源,积极推进“嵩山夜游+智慧导游”项目,探索发展野外露营地、房车补给站、微度假驿站等体验业态,做优做强嵩山旅行品牌;积极办好环嵩山马拉松、自行车等赛事,持续打造IP热点。深挖嵩山文化资源,讲好“登封故事”,不断扩大嵩山文化影响力。打响特色农业新品牌。立足山区丘陵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高山生态种植,力争中药材种植达到1.8万亩、蔬菜种植突破4万亩、食用菌种植扩大到140万棒。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加快推进徐庄镇土元产业园、石道乡润鑫养殖等9个项目建设,不断提升集约化养殖水平;继续实施“接二连三”工程,推进农业与工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实施白坪梁老头辣椒酱、唐庄刘氏豆制品等9个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力争全市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文旅纪念品种类超过70种,真正让登封“土特产”变成市民“伴手礼”、游客“抢手货”。
(三)坚持不懈增内涵、塑品质,全面彰显旅游城市特质。围绕全域景区化目标,坚持以“小切口”持续提升城市颜值,以“精细化”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有机更新,打造宜居之城。积极为S2线开工创造条件,开通禹登高速刘碑收费站,加快推进南环二路、西旅游环路等11条道路改扩建工程,织密城市路网;启动城南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完成嵩阳南路自来水管网铺设,新增供暖面积20万平方米;实施卧龙小区等10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新建智慧停车位5000个、非机动车位2万个,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繁荣城市经济,打造消费之城。把城区作为全域旅游的“大游客服务中心”,实施新消费场景培育计划,高水平打造特色商业街、网红消费点、夜间消费集聚区,启动实施嵩阳历史文化街区更新项目,加快嵩山新天地城市综合体建设,推动文化城等商业区域消费品质增量升级,积极打造夜经济消费业态,进一步点燃城市烟火气、激发消费新活力。创新城市管理,打造智慧之城。深入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大脑—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统筹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综合治理等领域,实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码通城”,让城市管理更智慧,市民生活更便捷。
(四)千方百计补短板、促提升,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战役,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推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让脱贫成果“更牢”。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好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做到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投资2亿元实施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100个以上,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让乡村画卷“更美”。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谋划打造环嵩山旅游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动沿线12个美丽乡村提质发展。积极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镇,力争全年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0个,新建“和美乡村”示范村4个、“数字乡村”示范村5个。让广大农民“更富”。深化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创建成果,创成普惠金融示范镇2个,力争担保支农支小业务占比超过80%。通过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和厂房,探索集体土地入股方式,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庭院经济,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和劳务输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500名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00人以上,培育一批年收入超50万元的经济强村,真正让农村成为农民生活的幸福家园、市民向往的美丽田园。
(五)坚定不移强治理、优生态,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扛牢抓实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责任,坚持“生态立市、生态优先”不动摇,筑牢高质量发展绿色屏障。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科学开展国土绿化,高标准推进全域矿山生态修复和提升,力争全年新造林500亩、森林抚育8000亩,建设森林特色小镇1个、森林乡村14个,争取入围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名单。加强污染防控与治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开展工业、扬尘、秸秆露天焚烧等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对水污染保持“零容忍”,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惩重罚环境违法行为,推动全市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加强节能管理与降碳。落实“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严控“两高”项目,深入开展工业企业能效领跑者行动,稳步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创建河南省碳达峰试点县市,让美丽登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六)积极稳妥抓改革、强创新,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优质的服务,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最大限度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圈。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科学推动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支持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完成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持续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工程、产学研深度融合工程,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全覆盖,努力新增科技型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新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郑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抓大不放小”,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培育计划,力争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万家、新入库“四上企业”50家。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健全服务企业常态长效机制,坚定实施“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围墙内的事情帮办、围墙外的事情包办,着力打造区域领先、现代一流的营商环境。
(七)矢志不渝惠民生、增福祉,全力打造幸福登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确保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保持在70%以上。持续推进安置房建设,完成安置房建设面积20.6万平方米,回迁群众1314人。加强房地产行业引导扶持,支持保障居民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启动市总医院新院区项目建设,实施市人民中医院、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共体协同信息平台和“六大中心分院”项目,努力实现城乡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产业人才配套,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1万人、高技能人才4000人。加快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成立15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点。建设3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0%以上的村要有日间照料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养老需求。倾心办好民生实事。今年拟办理的民生实事已提交大会,我们将建立责任清单,持续跟踪推进,保质保量完成,努力让民生实事更有成色、更接地气、更具温度!
(八)统筹兼顾抓安全、促稳定,坚决守牢高质量发展底线。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思维,全面夯实基层治理基础,防风险、除隐患,以高水平安全稳定护航高质量发展。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持续开展矿山、消防、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提升防险化险能力。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严控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深刻吸取“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举一反三,健全常态化应急演练机制,定期在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安全疏散演练,逐步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依托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完善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深入推进“党支部+网格员”基层治理,全面深化“三零”平安创建,确保2023年底全市平安村(社区)达到80%以上、平安企事业单位达到90%以上,努力用社会平安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政府自身建设
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将以自我革命精神,毫不松懈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践行“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筑牢“忠诚之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三力”。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定落实中央、省、郑州市重大决策部署,坚决在市委的领导下,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个步调抓到底,用政府忠诚履职扛起时代发展使命。
(二)持之以恒强规范,遵循“法治之道”。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依法用权、依规履责、依章办事,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把政府承诺的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用政府行政公信赢得人民满意口碑。
(三)扑下身子抓落实,尽好“担当之责”。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对定下的事情、部署的工作,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紧盯不放、一抓到底,以高效率赢得高质量、以快节奏换来快发展。坚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用结果说话、以实绩交卷,用政府担当作为换取登封高质量发展成效。
(四)驰而不息转作风,坚守“廉洁之本”。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管,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强化正风肃纪,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带头厉行节约,严控一般支出,保障刚性急需,用政府“紧日子”换取老百姓“好日子”。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奔跑是新时代新征程最美的姿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共同在富民强市、建设现代化美丽登封的大道上,踔厉奋发,奔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