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
市长 郑福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跨越式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较好地完成了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0亿元,同比增长14.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93亿元,增长1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4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42亿元,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65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8136元,增长1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全年粮食产量达到23万吨,同比增长4.9%。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经过考察论证,把核桃产业作为特色现代农业主导产业,按照工业项目建设方式制定核桃产业发展四年规划,出台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全年种植核桃2万亩,中灵山万亩核桃示范基地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芥菜、红薯、金银花等特色种植同步发展。枣益迪蜂产品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茶亭沟红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实现了“零”的突破。《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新申报郑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个,新上规模养殖项目83个,畜牧业产值达7亿元,书青牧业有限公司获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十年规划》,完成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5平方公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投入资金7亿元,新修农村公路
工业经济增效提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8.96亿元,增长18.4%;实现销售收入689.56亿元,增长20.8%。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累计投资26.8亿元,实施技改项目40个,实现了产业链延伸和生产工艺、装备水平的优化升级。强力推进工业转型,培育发展加工制造、电子电器等新产业,恒美铝业5万吨铝型材、宏鑫无镍不锈钢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嵩阳煤机煤矿综采设备生产线、天地之中福德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开工建设。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博奥、银融、弘鑫3家投资担保公司为84家中小企业、54家商户提供担保贷款3.2亿元。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启动节能减排预警机制,对“两高”行业及产能过剩企业严格落实上级调控措施,顺利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设立市长质量奖,开展“创名牌、创名企”活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升。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新增省、郑州市企业技术中心6家。
文化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市增添了一个新的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公司顺利完成机制转变、人员过渡,建立了嵩山风景区经营管理新机制,接待团队游客增长116%,境外游客增长156%;启动了旅游小镇、叠石山庄文化苑等重大项目建设,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编制完成《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嵩山文化产业园总体规划》,加快推进文化旅游景区向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的转变,积极谋划总投资360亿元的登封天地之中文化旅游产业园,掀开了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篇章。音乐大典二期、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夕阳红文化产业园、锦鹏生态酒店等项目顺利推进。深入开展提升旅游形象工作,切实规范旅游行业秩序,景区品位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第八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迎宾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塔沟教育集团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表演的《白云之帆》震撼亚洲,展现了嵩山文化、少林功夫的独特魅力。全年旅游接待人数710万人次,增长8.4%。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成绩喜人。坚持以投资促发展、以开放添活力,切实加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推行联审联批和政府集中办公日制度,成立投资项目(免费)代办中心,对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的审批手续实行全程代办,着力解决手续办理环节多、障碍多、审批慢的问题;首次采用BT代建融资模式,引入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北京天道公司,投资我市产业集聚区、城市基础设施和棋盘山公园建设,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全市跨越式发展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78.6亿元,新开工项目112个,已竣工64个。扎实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在第八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期间,成功举办登封市情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173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5个,超亿元项目18个。全年合同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734万美元,出口创汇3700万美元。我市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市)”荣誉称号。
产业集聚区建设拉开帷幕。坚持周例会、联审联批、项目代办等制度,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环评、供水、供电等专项规划已经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投资4.5亿元,收储起步区土地711亩,“三横两纵”5条道路开工建设,建成搬迁安置房1.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强化城乡规划和管理,完成市域村镇体系规划、10个乡镇总体规划、201个村庄规划和9个乡镇区、20个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城乡规划体系日趋完善;高标准编制《登封市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年)》,东部登封新区、中部中心城区、西部旅游新城的城市总体框架基本确定。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资4500万元,完成市区“五纵一横”道路、61条巷道整修和嵩山南路、嵩阳南路、南环一路建设以及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道路绿化等工程,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建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棋盘山公园开工建设,“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建设一期拆迁基本完成,会议中心前期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登封新区商住区建设、中岳文化苑筹建全面启动。学习借鉴外地城市建设经验,创造出适合我市实际的BT代建方式,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老办法转变为“有多少事找多少钱”的新模式,拓宽了融资渠道,为城市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推进城乡精细化管理,深入实施“靓化城市、整洁乡村”活动和村容村貌路容路貌专项综合整治行动,新建农村垃圾中转站81个,垃圾填埋场150个,完成农村1.6万户改厕任务,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集中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私搭乱建、侵占人行道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市财政筹集资金1.7亿元,为民办好“十件实事”,新建车辆管理所、提高全民医疗健康水平、6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等9件已落实,少林污水处理厂建设正在加紧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200万元,新增就业再就业4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改变农村传统养老方式,建立全民养老保险制度,我市成功列入全国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市),从今年开始,国家每年向我市支付5000多万元养老保险补贴,62000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喜领65元基础养老金,并逐步增加。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累计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百岁老人补助、大病救助等资金3700多万元。保障性住房扩面有序实施,新建廉租房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滨河路小学、书院河路小学建成投用,落实义务教育免补资金3600万元。我市教育教学水平晋位郑州市中游。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攻坚,我市荣获河南省职教强市荣誉称号,获省政府专项奖励100万元。鼓励科技创新,全年投入科技资金1000万元,申请专利560件,我市被认定为“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77个农村文化大院、33个农家书屋建设。着力提高全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实施新农合医疗门诊统筹,在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新建115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县(市)”创建工作,药品质量监管得到加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现全市行政村“一场两台”全覆盖。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集中治理嵩山地质公园内非法采砂、采石和全市非煤矿山私挖乱采行为,逐步建立堵疏结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长效管理机制,各种破坏资源、违法开采行为得到遏制。持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城区空气质量一、二级以上标准天数达到340天。扎实推进“抓民生、促计生、建新制、树新风”活动,人口计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登封市慈善总会”挂牌成立,首批募集爱心捐款1400多万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征兵工作圆满完成,民兵、预备役、“双拥”等工作扎实开展。
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加强。以煤矿安全监管为重点,实施“三位一体”隐患排查、重点煤矿安全监管、电话夜查、突击巡查、联合执法、部门包矿等制度,加强领导包矿、干部驻矿力量,严防煤矿违法违规生产、偷生产,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认真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活动,全面加强煤矿、非煤矿山、消防安全、森林防火、道路交通、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零目标,杜绝群死群伤”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基本完成第一批33家煤矿兼并重组任务。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化“四严一创”活动,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城区新安装运行170路监控视频,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实施“阳光信访”工程,为满足群众诉求搭建了透明、高效的信访平台;严格落实信访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开展“畅通渠道、解决问题、责任查究”集中活动,有效化解疑难信访问题,非正常上访率大幅下降,我市被郑州市上报推荐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市)。依法治市、司法调解工作有序开展,“五五普法”取得显著成效。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会议议案和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87件,政协委员提案163件,答复率100%。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机关作风暨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组织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网民评议政府工作部门,加强政务督查、投诉处理和效能监察,启动行政问责,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案件,促进了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作风的转变。政府各部门公开服务承诺,推行“零障碍、立刻办”工作法,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坚持市领导每月接听市长电话制度,开展“市长在线访谈”,增进了政民互动。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中国·登封”门户网站在适应网络时代、积极应对媒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树立了登封的良好对外形象,在全国县区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跃居第6名。政府机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审计、物价、气象、人防、侨务、对台事务、民族宗教、广播电视、国资管理、地方志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2010年全市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1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00亿元,年均增长14.7%,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都实现了翻番。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亿元,年均增长23%。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3.2平方公里扩大到1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30%提高到39.5%。我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徐庄、东金店2个乡撤乡建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年均增长分别为12.9%和15.1%。同时,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文化、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做了一些大事,处理了一些难事,取得了一些历史性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全市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登单位、驻登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登封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对矿产资源依赖性强,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受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土地占补平衡指标等政策因素制约,部分项目推进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实现农民稳定增收还比较困难。部分群众就业、生活困难,社会事业发展任务繁重。化解社会矛盾、处理各种利益诉求、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还比较艰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
二、“十二五”展望和2011年政府工作任务
“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求计问策、反复研讨论证的基础上,市政府制定了《登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经市委三届十三次全会表决同意,提请本次大会审议。今后五年,我们既要抓住黄金机遇期,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又要正视矛盾凸显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经过五年的奋斗,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跨越:
——经济更加繁荣。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县域经济中的位次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全市重要战略支撑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2:68:30,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城镇快速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24万人。各建制镇经济特色突出,产业分工明确,交通、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4%。
——人民生活比较宽裕。社会就业较为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生态更加美好。森林覆盖率达到39%,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95%以上,城区空气质量一、二级以上标准天数保持在340天以上。
——社会更加和谐。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等一批重要文化体育设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会信用、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事关长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市委三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全市经济由主要依靠矿产资源向主要依靠文化旅游和矿产两个资源转变,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建设百年建筑,打造精品城市,实施精细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全面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我们将全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思路,转换发展理念,把登封干旱少雨、山坡薄地的自然条件劣势转化为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的资源优势。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在特色种植方面,以嵩山核桃为主导,统筹发展芥菜、金银花、红薯、花卉苗木等种植业,创造单位土地面积上高于普通农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在特色养殖方面,以养猪、养鸡为主,统筹发展优质肉牛、蜂产品等绿色无公害养殖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新发展核桃种植3.5万亩,新上规模养殖场户40个。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等申报认证工作,培育更多农产品名优品牌。加强农业科技和农业经营组织化建设。着重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育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水平。争创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3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解决水利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继续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井湾、王家庄等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做好水土保持和河道治理工作,建成15套多功能气象自动站和4套碘化炉降雨系统,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任务,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鼓励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年内新增流转面积5000亩。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沼气发电和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推进秸秆无害化处理,实行财政贴补和奖补措施,结束传统禁烧看管老办法,建立秸秆还田、青贮利用的长效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增幅、比重均有提高。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农业补贴,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不法行为,坚决防止以任何名义增加农民负担。
(二)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落实好企业技改扶持政策,鼓励煤炭、铝、水泥、耐材、刚玉等产业积极实施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工艺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实现规模化经营。煤炭产业,进一步实施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仟祥煤业、金星煤业、马鸣寺煤矿和技术改造矿井建设。铝工业,加快原材料向高水平铝合金和高端精品深加工延伸,重点抓好恒美铝业二期、银河铝箔项目建设,推进中铝15万吨铝型材、荣鑫铝箔项目。水泥行业,推动行业重组,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特种水泥基地,扶持郑熔特种水泥生产线扩建、登电特种水泥改造项目。耐材和刚玉行业,鼓励组建大企业集团公司,淘汰落后产能,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增强行业话语权,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扶持汽车电子、医药包装、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支持跃博汽车电器、翱翔医药包装等企业加快发展,做好登电风能发电、大金店龙祥生物质能发电、新型钨钼材料加工等项目的服务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推进自主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着力解决产业转型升级技术瓶颈问题,鼓励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培育自主品牌。持续加强节能减排。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节能减排与企业自身利益紧密结合,利用倒逼机制使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改造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完善重点企业服务制度,抓好100家重点企业,实行领导分包,派驻“首席服务官”,及时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煤电油运等要素供应问题,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
(三)着眼培育战略支撑产业,突出发展文化旅游。紧紧抓住“申遗”成功的契机,按照“保护大嵩山、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业,旅游景区向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两个转变”。树立“大嵩山”发展理念,保护嵩山自然文化资源。建立健全保护管理长效机制,明确世界地质公园界限,完善标识界桩,建立长效巡查机制,严禁一切在景区内采挖资源行为。深化嵩山文化研究,推进嵩山文化普及教育工程,开展以天地之中、文化圣山、功夫之都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举办好第二届“祈福中华·论道中岳”文化活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选和保护,做大做强少林功夫品牌。积极与高校合作筹备嵩山国际软实力论坛,力争今年召开首届峰会。加快文化遗产管理中心复建,建设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纪念碑,配合五岳联合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按照旅游规划,完善服务设施,开发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业态由单纯的观光旅游向观光体验、休闲旅游、地质旅游、养生旅游、国学培训等复合型旅游转变。研究制定《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鼓励为旅游服务的特色种植、养殖、“农家乐”等项目发展,推动农村体验旅游;筹建嵩山国家地质博物院,发展地质旅游;依托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红色旅游;鼓励各级各部门引进国家级教育培训机构在我市设立培训基地,发展培训旅游;挖掘佛道儒养生文化,筹建少林药局医院,开发道教养生项目,发展养生旅游;加快环景区文化旅游产业带发展,鼓励唐庄、告成、宣化、徐庄、卢店、大金店、东华等乡镇开展风情小镇和休闲村落建设,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以人为本,满足游客多种需求。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项目,三年见成效,五年建新城”的要求抓好旅游新城建设,强力推进港中旅旅游小镇、音乐大典二期、少林武术博物院、少林禅果基地等项目,充实国际名车营地等新型业态的文化旅游要素。做好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锦鹏生态酒店、夕阳红文化生态园等在建工程服务工作;争取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天中古街、中国天文博物院(天地之中公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今年文化旅游项目投资不低于30亿元。树立“大产业”理念,全市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做出适应性调整。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围绕文化旅游配套服务做出适应性调整,形成一、二、三产融合的大产业,变景点旅游为产业带动,变门票收入为产业经济。农业要为旅游业提供农副产品,积极引导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旅游服务业;工业要着力引进旅游纪念品加工企业,发展核桃、山楂、禅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城市建设要紧密结合旅游服务功能,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连锁化改造,结合历史街区恢复,完善东关街、东西商埠街、中岳购物广场等商业基础设施,努力培育特色商业街。鼓励和引导各乡(镇)区办结合自身特色和文化底蕴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深化旅游形象提升活动,每年开展服务质量评比活动,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打造国内一流的旅游服务环境。
(四)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加快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继续做好巩登高速、汝登高速、郑州机场—登封—洛阳城际铁路、国道G207改线等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完成城乡客运站建设工程,抓好郑州至登封天然气引入工程。基础产业建设领域,大力推进华润电力2×60万机组、恒美铝业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登电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裕华众英养殖等项目如期竣工投产,争取大唐新能源、晨光田园新城等谋划项目早日落地。大力实施“22111”工程,继续坚持重点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全面推行“零障碍、立刻办”工作法,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项目落地率、开工建设率。用改革的办法破解资金、土地等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鼓励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深入开展村庄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途径;筹备专项资金,做好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工作,全年复垦土地2000亩,重点解决土地占补平衡指标问题。
坚持以开放促转变、促发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继续深入开展“走访内商、拜访外商”活动,在鼓励内商投资我市的同时,以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为引资重点,推动外资、内资、民资“三资齐上”,突出抓好文化旅游产业、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的招商选资工作,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875万美元、利用域外境内资金42亿元。
(五)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继续坚持每周六例会、行政服务“直通车”、限时办结等制度,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各项工作。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区主干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10KV变电站和5万吨自来水厂扩容工程,不断提高承载能力。加大招商力度,力争年内引进超亿元项目3—5个,实际投资30亿元以上。加快嵩阳煤机煤矿综采设备生产线、天地之中福德汽车零部件、河南嵩山生物科技何首乌系列产品深加工、河南宝德彩印包装等12个超亿元项目建设;紧盯郑州日产汽车零部件工业园、LED显示屏、中铝集团年产15万吨铝型材加工、东风汽车试验场等项目,争取早日落地建设。坚持“一区多园”发展思路,完善扶持政策,加快专业园区建设,鼓励各乡镇进驻集聚区和园区摆放项目,促使新上项目集中布局,实现企业集群(关联)发展,放大集聚区效应。
(六)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全面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编制完成《登封市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年)》,组织编制产业布局、地下空间利用、城乡交通、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等专项规划,加快编制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局部城市设计。按照“一城三区、四个副中心、七个特色镇”定位,灵活运用BT、BOT等多种融资模式,高标准建设登封新区和旅游新城,提升改造中心城区,全面拉大城市发展框架。打造精品城市。登封新区:全面启动道路、污水管网、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筹建产业集聚区下穿禹登高速隧道,搞好市区至卢店市政道路改造升级工程,完善产业集聚区城市服务功能;完成投资20亿元,建设登封新区商住区,其中筹建占地3000亩的万人大社区和1500亩的唐庄大社区;加快中岳文化苑建设。中心城区:完成棋盘山公园建设,筹建嵩阳南路跨越少洛高速大桥工程,开工建设会议中心、金茂国际广场(上海商场改造)、场馆建设等工程,继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旅游新城:将城市、景区、产业一体化发展,坚持组团式规划,片区式开发,加快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与港中旅集团合作,加快天地之中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完善旅游要素,提升旅游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坚持不懈开展好城乡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容市貌、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全面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建立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步伐。全力以赴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验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复验。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加大镇村道路、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卢店-唐庄、大冶、阳城-告成、大金店-东华等“四个副中心”和宣化、徐庄、颍阳、君召、石道、白坪、送表等“七个特色镇”,形成环城卫星城镇带。稳步推进中岳办、嵩阳办、少林办迁村并城、合村并城。产业集聚区、各专业园区内的村庄,率先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不宜居住和偏僻山区零散村庄,创造条件在城镇建设集中居住区,逐步实施整村搬迁,改善生活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率先开展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大冶、少林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七)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继续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推进滨河路小学二期、实验高中运动场、新区学校等工程建设,完成市区中小学幼儿园整体规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切实保障学龄前儿童受到良好教育。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区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完成14个乡镇卫生院健康体检中心建设,加快疾控中心、中岳示范卫生院、卫生监督所建设,强化预防保健工作。深入推进创建国家农村药品安全示范县(市)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积极拓展就业途径。坚持扶持创业带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保就业,力争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230个以上,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000万元以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失地农民的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认真实施《社会保险法》,深入推进新农保工作。抓好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扩面工作,认真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困难群众救助等政策,努力保障弱势群体生活需求。加强和完善价格监管,逐步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依法规范用工行为,加强劳动监察执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完成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任务。举办好第二届全市运动会。认真落实人口计生工作各项政策,继续推进“抓民生、促计生、建新制、树新风”活动,争创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发挥慈善总会作用,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设立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完成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工程建设。继续做好贫困村和山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加强生态建设,积极实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林业产业化、规模化。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活动。
继续办好“十件实事”:
●加大教育投入,三年内完成2所小学、2所初中、11所幼儿园筹建工作;统筹安排城乡教师待遇。
●建设100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规范药房;推行“新农合一卡通”,实现便捷、规范的住院和门诊医疗补助方式。
●设立老年人体检补贴,为全市65周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补助一次体检(实际体检)补贴50元。
●加强村级公路建设,新修村级道路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解决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完善城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登封市高清智能视频监控及治安卡口系统,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
●完善城市服务设施,市区公共场所增设十座公厕。
●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筹建登封市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筹建一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 完成少林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八)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煤矿安全影响全市、决定大局。切实把煤矿安全生产放在突出位置,从源头治理、强化责任、加强管理、综合防控等方面入手,多策并举,加强监管,确保安全。把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教程,提高中小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做好城市防空防灾演习,增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完善“大安全”体制机制,深入开展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和商场、学校、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隐患排查治理,切实抓好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认真落实稳定第一责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做好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建立矛盾化解联动机制,完善“阳光信访”系统,妥善处理土地征用、拆迁安置、企业改制、环境污染、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做好矛盾排查和思想疏导,严防群体恶性事件和极端个性事件发生。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平安登封”建设,巩固“四严一创”成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务实为民、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廉洁高效、诚实守信”的原则,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务实为民。牢记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更多地站在群众的立场看待问题、理解问题,勤下基层,贴近群众,沉到一线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注重从制度上解决民生问题,推动公共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社会保障向弱势群体倾斜,让公共财政惠及城乡,让最困难群众得到最需要的帮助。
(二)依法行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充分运用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手段化解行政争议,维护群众合法利益。
(三)公开透明。优化政府工作流程,推行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并联审批,努力提升行政效能。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深入开展“两转两提”,强化运作和执行能力,把精力集中到想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把效果定位在不出事上。
(四)廉洁高效。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立健全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机制,按制度办事,靠机制推动工作。强化财政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继续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改进审批方法,推行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人民群众。
各位代表,我们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首“十一五”,我们感到喜悦和自豪;展望“十二五”,我们充满信心和希望!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