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乡镇动态 正文
登封“振兴学堂”成为 推动乡村振兴“播种机”
来源:郑州日报  时间:2025-08-11 09:09:31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8月10日清晨,登封市大金店镇崔坪村文化广场上,79个孩子诵读的身影,与粉墙黛瓦、苍松翠竹的村庄构成一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画卷。这座由登封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创办的“振兴学堂”,正成为滋养乡风文明、凝聚发展合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思想“播种机”。

“空心村”变成“书香院”

“以前暑假孩子满山跑,现在争着来学堂。”63岁的高书琴老人望着那个曾经内向的孙子,如今在讲台上自信讲述着自己的梦想时,眼角笑出了皱纹。

“村里大多家庭外出打工,全村中小学生中,超六成是留守儿童,特别是假日期间,孩子们更是没人辅导管理,假期教育成了难题。”今年2月,驻村第一书记宋宁博带领工作队在摸底中发现这些情况后,积极与村“两委”协商,并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腾出村委会大院,开设了这座“振兴学堂”。并请来退休教师、选调生、专业教练等人员组建志愿师资团辅导这些留守儿童假日期间的学习和管理。美术专业的张琼鸽教孩子们用画笔记录家乡山水,武术教练翟明辉传授少林拳法,法学硕士吴海龙讲解儿童保护及如何避免校园霸凌,心理学讲师徐辉敏开设“心灵树洞”……短短数天,学堂课程表已拓展至8门,并增设了“家长课堂”,让教育惠及两代人。

“振兴学堂”凝聚振兴合力

每周二晚,是崔坪村的“集中服务日”。傍晚时分,村民们都会来到“振兴学堂”,大家围坐在一起说问题、提建议,对崔坪村的发展建设建言献策。驻村队员、村“两委”干部也轮番开讲:从惠农政策解读到红薯种植技术,从家风建设到纠纷调解。“过去开会干部念文件,现在用‘苞谷地语言’讲实事。”崔坪村党支部书记李耀鹏指着“阳光村务”公示栏说,“村民旁听机制实施以来,累计解决土地流转、民宿经营等难题37件,实现零信访。”

这种“聚人心”的效应延伸至产业发展。面对“旅游饭”与“土地碗”如何兼得的问题,工作队组织村民代表赴外地考察,最终确定农文旅融合路径,该村整合了300余亩沙石地打造标准化红薯产业园,引入团队开发“莲花蜂蜜薯”品牌,同时将种植体验纳入乡村旅游项目。上半年,崔坪村村集体收入达28万元。

播种思想就能收获未来

“振兴学堂”不单单教授知识,更是播种乡村振兴的种子。工作队全体人员通过课上演讲、课下谈心、播放励志视频等多种形式鼓励孩子们用勇气、毅力和坚持守护梦想,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绝不只是一句口号,它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工作队和全体村民的一份行动指南。”宋宁博说。艾草种植大户邱志民受“振兴学堂”启发,带头成立中草药种植合作社,登上讲台,将积累多年艾草种植技术、艾条加工经验无偿传授给村民,书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篇章,种下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如今,崔坪村在“学堂效应”影响下,形成了一大批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积极参与村务的“新农人”。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