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刚刚辞去原先工作的陈先生最近急着找工作。看到网上在招快递小哥,陈先生赶紧联系对方。一切似乎太顺利了,没聊几句,陈先生就接到“好消息”——他被录用了!交“装备费”、特殊时期“体检费”,1700元转过去后,陈先生才发现一切都是圈套。
近日,工厂、企业陆续生产运营,骗子也趁机“升级”骗术。昨日,警方用典型案例,提醒您提防此类骗术。
【案例1】
快递员没当成 反赔进了上千元
春节前,陈先生刚刚辞去原先的工作。近日,他一直急着找份工作。
2月21日,陈先生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条招聘信息,称某知名物流公司正在招聘快递小哥。陈先生赶紧联系了网页上预留的联系方式。
电话中,对方只是简单询问了陈先生的个人信息,随后,就告知陈先生他被录用了!这让陈先生有点意外,还没来得及高兴,紧接着发生的事让陈先生笑不出来。
被“录用”后,对方通知陈先生,入职前需先支付四季服装及送货电瓶车等“装备费”共1200元,并承诺,任职满一年后,这笔钱会退还给陈先生。缴纳1200元“装备费”后,对方又称,由于现在是非常时期,入职前,陈先生必须进行体检,“500元的体检费由公司代收,我们会提前通知你体检时间。”对方说。于是,陈先生又转账500元。
接下来,陈先生在家里等了一周,也没有接到任何体检消息,再拨打对方电话时,陈先生才发现自己已联系不上对方。
【案例2】
骗子发来生产车间图 骗走6万元采购款
2月底,张先生的企业要复工,考虑到复工后需要每天对公司进行消毒、对进出公司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以及员工工作期间需要佩戴口罩,张先生就在网上搜索相关物资信息。
2月23日,张先生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布出售防疫物资的信息,于是便联系了对方。“我们有防疫物资厂家的一手货源。”对方说着,发来厂家生产车间、营业执照等图片,这彻底打消了张先生的顾虑。
商定好价格后,对方称由于时期特殊,张先生必须先付款后发货。急于采购物资的张先生便将全款6万元转给对方,可刚转完,张先生就发现自己的微信被拉黑。
警方提醒,复工企业一定要找正规渠道购买口罩等防疫物资,不要轻信所谓的“量大货足”,更不要尝试“先付款,后发货”的操作。近期,除了上述骗术多发外,骗子还会针对居家人群实施兼职刷信誉、买卖游戏装备、网上贷款等常见骗术,请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小心。
【招聘诈骗两大特征】
1.承诺“高薪”“无门槛”
近期,很多在家待业的人选择利用网络招聘平台投简历、找工作。这些求职者容易被“盯上”,骗子正是抓住他们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在“招聘”初期,将“入职门槛”调低,甚至根本没有任何门槛,并向求职者许诺高额薪水。
民警提醒:找工作时,建议通过政府指定的官方网站进行查询,仔细甄别网上那些所谓“高薪”“无门槛”的招聘信息。
2.索要“体检费”“保证金”
骗子一旦取得求职者信任,便以“体检费”“保证金”“装备费”等理由,多次要求求职者转账汇款。
民警提醒:凡是遇到涉及要求先缴纳费用的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向陌生人提供的账号转账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