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登封市农业“放管服”改革,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市场主体活力,登封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以严格的农业领域执法,助推农业领域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环境,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宣传,推进诚信文化建设。组织全市15个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和重点农产品生产种植企业、水产养殖场所负责人,进行为期2天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宣传贯彻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通过培训让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知法守法、诚信经营,推动我市农业领域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在日常工作中,还印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手册、农产品生产用药宣传挂图2000份,安排工作人员,深入到重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资农药经营门店,进行禁限用农兽药使用知识和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经营宣传活动。
二是强化培训,提升农业执法水平。为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执法能力,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让农资商户依法合规诚信经营,举办农业法律法规专题培训班。全市76家农资经营户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围绕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等农业法律法规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提升了农业执法人员对农业行政处罚新变化、新趋势,新知识的业务能力,提高了农业执法水平。引导农资经营户要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以服务群众为导向,合法经营,诚信经营,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强化市场监管,加强诚信结果运用。为规范全市农资经营行为,促进农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和诚信依法经营。登封市农委组织全市从事农资生产经营的企业责任人和经营大户、农委主管领导、执法队全体人员,召开全市农资打假工作会议。会上对种子、农药、化肥销售的管理、质量追溯、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农业法律法规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建立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诚信建设“红黑榜”重点围绕诚信经营、文明经商、安全生产、制假、售假、投诉机制、动态化管理等,对在登封市依法注册登记的从事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方式包括农资生产、农资批发、农资零售等)的各类市场主体进行信用评价。按照“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原则,通过对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主体资质、档案管理、生产经营行为等方面实施动态信用评定,建立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诚信建设“红黑榜”发布制度,采用激励、教育、限制、惩戒等方法,引导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加强自律建设,促进我市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质合法有效,档案管理真实完整,生产经营行为合法规范。同时,健全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切实提升监管水平和监管成效,创建良好的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和信用环境。
四是强化道德培育,让诚信蔚然成风。登封市农委在常态化组织诚信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力营造全社会“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发挥干部职工先锋模范作用,向城镇居民分发诚信倡议书,号召大家共同努力守护诚信品德,加强文明诚信服务建设。登封市农委将“诚实守信”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以身作则,带头垂范,做诚实守信、文明示范的模范。建立“诚实守信”主题教育的长效机制,使我委的工作作风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