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考古发现集中采访活动在郑州启动。当日下午,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中央驻豫媒体和省市主流媒体的记者,现场调研采访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的观星台、启母阙、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在这里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触摸文明的脉络。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围绕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我省组织开展了此次集中采访活动。活动采取行进式采访方式,组织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深入博物馆、考古遗址、文物研究机构考察采访,积极宣传我省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示河南在中华文明、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进展成效。
2010年8月,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郑州登封“天地之中”概念得到世界确认。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中岳庙、汉三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8处11项历史建筑,涉及砖石结构、木结构、石质文物等众多建筑类型,同时还包括了金石文物、古树名木、壁画、玉器等大量附属文物。
何为“天地之中”?何以为“中”?河南人为何对“中”情有独钟?……带着这些问题,采访团首先来到了观星台。这里,是郑州先民确立“天地之中”和测天量地制定二十四节气的地方。
走进观星台,3000多年前的周公测景台矗立眼前。讲解员介绍,正是在这里,周公利用圭表之法“测土深、正日景、求地中、验四时”,认定阳城(现登封告成)为“天地之中”,我们的先祖,也是在“天地之中”方圆千里之内,书写了最灿烂的文明序曲,且在此后3000多年的时光里,以“中”为特征的文明对华夏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中州”“中原”“中央”“中土”等说法,也都是由此而来。
如果说随着对观星台的深入了解,采访团成员深深折服于郑州先民的智慧,那么,启母阙、嵩阳书院、嵩岳寺塔的考察采访,则让大家的文化自信感油然而生。
“历史学家为之惊喜,文物学家为之骄傲,金石学家为之痴迷,考古学家奉若珍宝”——有人曾这样形容汉三阙。作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最古老的建筑,登封汉三阙指的是太室阙、少室阙和启母阙。
“汉三阙是中国最古老的国家级礼制建筑典范,更是研究东汉时期建筑史、美术史和社会史的珍贵实物遗存。因独特的历史和学术价值,汉三阙在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位列‘古建筑及重要历史建筑物’的前三,即001、002和003号古建筑。”讲解员的介绍让在场记者连连赞叹。
“大玉米”是郑州的地标性建筑,它的原型是什么?那便是被誉为“华夏第一塔”的嵩岳寺塔。讲解员介绍,该塔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历经多次地震、风雨侵袭仍不倾不斜,巍然矗立,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佛塔,“作为佛教鼎盛时期北魏的遗物,嵩岳寺塔在佛塔的形制上有着极大的开创性,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筒体结构建筑。”
而嵩阳书院,鸟鸣啾啾,院内4500岁的将军柏默然矗立,似乎在慈爱地凝视着身下的莘莘学子。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也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司马光、范仲淹等在此讲学,并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励志美谈;司马光在这里创作彪炳千秋的《资治通鉴》……
此次集中采访的四个点位是中国古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类型的杰出代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建魁说,“天地之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仅是地理观,也是一种宇宙观,更是逐渐形成了以“大道为中”“中庸之道”为核心的哲学观,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采访中,记者们边听、边看、边记录,有不少记者兴趣盎然地发问。大家纷纷表示,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专家的专业解读中,这些默默无闻的文物变得生动,那些以往只在书本上看过的历史也变得鲜活起来,对古都郑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而崭新的认识。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通过这次‘天地之中’的集中采访,加深了我对河南、郑州历史文化的了解,作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将尽力通过手中的笔和镜头,把河南的厚重多彩展现给大家,更好地报道河南、宣传河南,也希望我们集中采访的成果能吸引更多人来到河南、爱上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