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登封 少林功夫 少林文化 正文
论少林药局的创建及佛医的意义
来源:少林寺官网  时间:2015-12-16 11:15:00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八级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医务工作者对挽救地震灾区人民的生命做出重大贡献,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来自著名的千年古刹少林寺药局的十名药僧。少林药局创立于790年前的1220年。金末元初之际,禅宗祖庭少林寺在佛教及政治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著名禅师、曹洞宗第十九世祖师万松行秀和其嗣法弟子耶律楚材积极靠近朝廷,为佛教发展创造了机遇。万松行秀弟子东林志隆、乳峰德仁、雪庭福裕、复庵圆照先后住持少林寺,从而造就了少林寺的再次中兴。其中雪庭福裕贡献最大,被元朝廷追封为“晋国公”,尊为少林寺中兴之祖。1220年前后,少林寺周边正逢金蒙动乱之际,少林寺众高僧以救天下为己任,与之相对应,东林志隆在少林寺内创建药局,救死扶伤。少林药局辗转延续七百多年后,2004年,少林寺再次恢复药局建制。从少林药局的创建和发展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少林寺禅、医、武并重的文化精髓,也不难看出佛医文化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 一少林药局距今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始建于1220年(或说1217年),创建者是当时少林寺住持东林志隆。元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1190—1257年)《少林药局记》一文中,记载了少林寺创建药局的始末。据元好问《少林药局记》可知,兴定末年,有大施主寇彦温等百家大户施财、施黄金等等,愿作百年之斋。住持志隆效仿青州希弁和尚的做法,在少林寺设立“药局”一所。《遗山集》卷三十五《少林药局记》:少林英禅师为余言:“昔青州辨公初开堂仰山,自山下十五里负米以给大众。其后,得知医者新公,度为僧,俾主药局。仍不许出子钱致赢余,恐以利心而妨道业。新殁,继以其子能。二十年间,斋厨仰给,而病者亦安之。故百年以来,诸禅刹之有药局,自青州始。兴定末,东林隆住少林,檀施有以白金为百年斋者,自寇彦温而下百家。图为悠久计,乃复用青州故事,取世所必用,疗疾之功博者百余方,以为药,使病者自择焉。僧德、僧浃,靖深而周密,又廉于财,众请主之。故少林之有药局,自东林隆始。局事之备,迨予已三年矣,子幸以文记之。”予以为,医,难事也。自歧、黄、卢扁之书而下,其说累数千万言,皆典雅渊奥,本于大道之说,究乎生死之际。儒者不暇读,庸人不解读,世之学者,非不艺专而业恒,至终其身有不免为粗工者,其可难矣!佛之徒,方以禅定为习,于世间法皆以为害道而不敢为。间有言医者,特儒者之谈禅。有能了知味因,断除病本,如子之书所为大医王者乎?谓之专,则不可也;劳则辞,久则厌,不合则离。泛然而来,悠然而往。其视粥鱼斋鼓如传舍中物而不留,顾其肯老岁月于参术间乎?谓之恒,则亦不可也。不恒不专,取未必甚解之人,而付之司命之事,病者何赖焉?故廉者取之,付一而有余。治药不得不良,十愈一人,千愈百人,何犹有所望也;贪者为之,干没而不足。治药不必皆良,蛇床而当蘼芜,荠苨而乱人参,昌阳而进豨苓,飞廉而用马蓟。佐使之异用,畏恶之相攻,其祸可胜言哉!古语有之:“良医之不能以无药愈疾,犹良将之不能以无兵而制敌也。”兵有形,有形则易见,善用之者,能以杀人者生人;药之性难穷,难穷则不善用之者,反以生人者杀人,可不惧哉!今子则不然,若德、若浃之实与廉,皆选之十百辈有不可得者,子固得所使矣。时节、州土无不适其当,炮炙、生熟无不极其性,德与浃固亦尽其伎矣。虽然,吾恐他日有不善其后者出,人将曰:“药局之坏,自某人始”。未必不以予为知言也。故备述之,使来者监观焉。[1]元好问此文为我们认识少林药局和佛医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1218年,二十九岁的元好问本人为躲避战乱移居嵩山下,“是年由三乡移居登封”,与少林寺关系密切,正是在登封时元好问作出此文。这一段时间元好问出入少林寺,与两任少林寺住持东林志隆、木庵性英熟悉。翻看元好问诗文集,其作有《少林》、《雪中自洛阳还嵩山》、《太室同希颜赋》、《少林雨中》、《望嵩少二首》、《怀州子城晚望少室》、《少室南原》、《送登封张令西上》等诗,以及《少林药局记》、《木庵诗集序》、《登封令薛侯去思颂》等文。这些都是元好问与登封和少林寺关系的证明。清李光廷《广元遗山年谱》卷上称《少林药局记》作于金宣宗元光二年,即1223年,此年元好问三十四岁,这是有可能的。二从元好问《少林药局记》可知,少林药局创建的来源是参照距离其百年之前青州一辨(1081—1149年)禅师的做法。“昔青州辨公初开堂仰山,自山下十五里负米以给大众。其后,得知医者新公,度为僧,俾主药局……故百年以来,诸禅刹之有药局,自青州始。”青州一辨禅师是曹洞宗第十五世祖师,是曹洞宗以及禅宗进入北方之始。一辨禅师曾住持青州天宁寺,还住燕京华严寺、万寿寺、青州普照寺。辽金时期江南的曹洞宗自襄阳鹿门寺的鹿门自觉一系,经青州、燕京来到河北南部的磁州,这就导致曹洞宗法脉回归北方。其法脉传承是鹿门自觉——普照一辨——大明僧宝——王山师体——雪岩慧满——万松行秀。万松行秀(1166—1246年)是当时北方具有代表性的高僧,历住大刹,佛法高深,与金、蒙朝廷关系密切,著名政治家耶律楚材、文学家李纯甫都是其嗣法弟子。万松行秀本人一生主要在燕京,并没有住持少林寺,但自1217年前后开始,万松行秀弟子东林志隆、乳峰德仁、雪庭福裕、复庵圆照等先后住持少林寺。1246年,万松行秀圆寂后,雪庭福裕(1203—1275年)成为曹洞宗第二十世祖师。福裕于1242年。住持禅宗祖庭少林寺,由此曹洞宗法脉传承回归少林,此后少林寺历代住持基本上都是延续这一传承体系,直至今天的释永信法师。青州辨公初开堂仰山,创立药局。此仰山即燕京附近的仰山栖隐寺,在青州之后成为曹洞宗的重要道场。《盘山志》卷八载有圆照《甘泉普济寺通和尚塔记》,记载表明一辨禅师有弟子行通在青州一辨之后住持仰山栖隐寺。“辨公先参鹿门觉和尚,许为吾宗再来人;次侍芙蓉潮楷老,后方领众青社天宁。时会本朝抚定,来都城,所居奉恩、华严、万寿等寺,皆为成就……天会中,闻办老唱法燕都,特来参侍。后从辩老至仰山,言下透脱,寻印证为洞宗第十一世。皇统中,辩老入灭,师继住持。”[2]曹洞宗第十六世大明宝(1114—1173年)于燕京万寿寺参谒住持青州普照寺之希辨,得嗣其法。后住持仰山栖隐寺。1197年(金章宗承安二年),万松行秀住持仰山栖隐寺。《补续高僧传》卷第十八:“承安改元,特诏住仰山栖隐寺,寺先为世宗所建,奉玄冥顗公为开山。顗公,故金国大禅老。给田度僧,虽极一时之盛,然未大弘法音。师(万松)登座一宣,万指倾听,以洞上孤冷不振之宗,一旦得师而起之,扶颓继绝,功不在青华严下也。”而少林药局的创立者东林志隆正是曹洞宗第十九世祖师万松行秀的弟子,东林志隆是曹洞宗正式进入少林寺祖庭的第一人。因此东林志隆仿照青州一辨在少林寺创立药局是有其深厚的渊源。三少林药局的创立者是当时少林寺的住持东林志隆。《少林药局记》:“兴定末,东林隆住少林,檀施有以白金为百年斋者,自寇彦温而下百家。图为悠久计,乃复用青州故事,取世所必用、疗疾之功博者百余方,以为药,使病者自择焉。僧德僧浃,靖深而周密,又廉于财,众请主之。故少林之有药局,自东林隆始。”约在1220年前后东林志隆做了少林寺住持。关于东林志隆住持少林寺的时间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可以推定在1220年前后。由于此前教亨(1150—1219年)、宏相(1161—1224年)为少林寺住持,有说教亨住持少林寺是在1218至1219年,所以东林志隆住持少林寺的时间不应早于1220年。金兴定年号是1217年至1222年间,《少林药局记》说药局成立为“兴定末”,更可以说明药局创建于1220年后,而不可能是有人认为的1217年。李纯甫《重修面壁庵记》中可知,在金兴定四年(1220年)初祖庵又搞了一次大修,主持者就是少林禅寺住持东林隆禅师。此外,刻石于兴定六年(1222年)的《重修面壁庵记》碑末署曰:“都劝缘、少林禅寺住持、传法嗣祖沙门志隆”,他还为重修面壁庵施银五十两。由此可见在1220至1222年之间,志隆应该在少林寺。《重修面壁庵记》中更有“今因少林主人隆公命其侍者海净问讯屏山……时大金兴定四年中元之前一日也”一句,正可以确凿说明志隆1220年在少林寺作住持。金兴定五年(1221年),少林寺立碑《二祖大师像》,有赞文:“五乳峰前,断臂立雪,求法安心,法无可说。觅心不得,狂机顿灭。结草石城,凡圣路绝。邺都城里恣调心,万载嘉声播不辙。”标明“少林住持嗣祖比丘志隆谨赞”。《新修雪庭西舍记》碑末着明“劝缘住持传法嗣祖沙门志隆立石”。时间都是金兴定六年(1222年)二月。可以说明志隆此时确在少林寺。《少林药局记》中少林英禅师所说:“少林之有药局,自东林隆始。局事之备,迨予已三年矣。”如果是药局创立于1217年,距离东林志隆1222年还在少林寺已经五年,不可能是英禅师所说到其为止才三年。英禅师即著名诗僧木庵性英,他在东林志隆之后住持少林。今少林寺内有《铸公禅师塔铭》,时间是“金正大元年(1224年)”,注明“住持传法嗣祖沙门性英”,表明1224年时,性英已经是少林寺住持。若按最早1224年,木庵性英与元好问言及少林药局,同样距离1217年不是三年,但距离1220年正好是三四年。总之,少林药局创立于1220年比较可信。东林志隆是当时具有影响力的禅师万松行秀的弟子,他和著名的政治家耶律楚材同门共参于万松。耶律楚材在《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録序》中说:“(万松)师平时法语偈颂,皆隆公所收。今不复得其稿。”[4]此处隆公结合起来看就是东林志隆。大约在1214年至1217年,他与耶律楚材先后投万松为师。耶律楚材认为志隆比其他弟子“高出十百倍”。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集》中,有《寄东林》、《寄东林同参》等诗。卷十一:《寄东林》:“屡承东林问参赐书,未遑裁答,乱道鄙语,以待手纳云:同参万里寄书来,盥手缄封手自开。没骨舌头我难说,无根树子若能栽。金手段平翻海,任老钓竿不钓能。何日万松轩侧畔,笑谈抵掌一开怀,覆阴人天正此时。贪向龙宫翻贝叶,恼人不寄玉泉诗。”[5]《寄东林同参》:“东林屡有寄来诗,忙里何尝报一辞。岂是玉泉生吝惜,言无滋味不宜时。”还有一首诗称颂他:“隆老成龙过禹门”。《寄倪公首座》:“亨监逃海淹瓮,隆老成龙过禹门。独有倪公尚痴坐,几时承继万松轩。”[6]东林大概1236年前后还在世,耶律楚材《寄东林同参》诗大致作于这一时期。耶律楚材(1190—1244年)参万松,为万松著名俗家弟子。这在历史著作、佛教灯录以及耶律楚材本人的文集中记载甚为明确。耶律楚材的释名“从源”,他本人在《寄万松老人书》中自称“嗣法弟子‘从源’,顿首再拜师父丈室”。耶律楚材著《西游录》也自称“湛然居士从源”。万松作《领中书省湛然居士文集序》(太宗六年十一月),其中有“湛然居士年二十有七,受显诀于万松。其法忘死生,外身世,毁誉不能动,哀乐不能入。湛然大会其心,精究入神,尽弃宿学,冒寒暑、无书夜者三年,尽得其道。万松面授衣颂,目之为湛然居士从源。自古宗师,印证公侯,明白四知,无若此者。湛然从是自称‘嗣法弟子从源’。自古公侯,承禀宗师,明白四知,亦无若此者。……世谓佛法可以治心,不可以治国,证之以湛然正心修身、家肥国治之明效,吾门显诀,何愧于《大学》之篇哉!湛然尝以此诀忠告心友,时无识者,慨然曰:‘唯屏山、闲闲可照吾心耳。’”万松在文中提到“屏山、闲闲”,是万松另两位有名的俗家弟子李纯甫、赵秉文,也是当时两位著名文人。元好问《暠和尚颂序》:“余在南都,侍闲闲赵公、屏山李先生燕谈,每及青州以来诸禅老,皆谓万松老人号称辨材无碍,当世无能当之者。承平时已有染衣学士之目,故凡出其门者,望而之其为名父之子。虽东林志隆高出十百辈,而暠于是中尤为上首。”[7]说明东林志隆本人与李纯甫、赵秉文也多有交往。四东林志隆仿效青州辨公在仰山的创制,以檀越的施舍,建立了少林药局,为周围的百姓提供常用成药。历时三年,至性英时“局事已备”,性英请元好问撰文纪事,即元好问文中所说:“少林英禅师为余言”,“迨予已三年矣”。少林英禅师即当时著名诗僧木庵性英。性英,字粹中,号木庵。有认为木庵性英也是万松行秀弟子,但目前笔者没有找到相关资料直接证实之。由东林志隆后,所有住持基本上都是万松行秀、雪庭福裕一系的曹洞宗在传承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木庵性英离开少林寺后,住持曹洞宗在燕京的重要道场——仰山栖隐寺似乎也不是偶然之举,可能是万松行秀的有意安排。有关木庵性英生平,可见元好问所作《木庵诗集序》(《木庵集序引》),《木庵诗集序》记载:“木庵性英上人弱冠作举子,从外家辽东与高博州仲常游,得其议论为多,且因仲常得僧服。贞祐初,南渡河,居洛西之子何,时人以诗僧目之矣。”“三乡有辛敬之,赵宜之,刘景玄,予亦在焉。三君子皆诗人,上人与相往还,故诗道益进。出世住宝应,有《山堂夜岑寂》及《梅花》等篇传之京师,闲闲赵公、内相杨公、屏山李公、及雷、李、刘、王诸公相与推激,至以不见颜色为恨。”[8]元好问《寄英禅师,师时住龙门宝应寺》,称其为“诗僧第一代,无愧百年间”,“爱君梅花篇,入手如弹丸。爱君山堂句,深静如幽兰。诗僧第一代,无愧百年间。思君复思君,恨不生羽翰。何时溪上石,清坐两蒲团。”[9]性英“住龙门、嵩少二十年”。大约1224至1233年间住持少林寺,他接替东林志隆成为少林住持。今少林寺内有《铸公禅师塔铭》时间是“金正大元年(1224年)”,注明“住持传法嗣祖沙门性英”,表明1224年,性英已经是少林寺住持。元好问为木庵性英诗集作序,《木庵集序引》中有:“乙酉(1225年)冬十月,将归太原,侍者出《木庵集》求余为序引,诚为商略之。”木庵性英在少林寺时,与李纯甫等相熟悉,纯甫《重修面壁庵记》由接替东林寺做住持的性英书写。性英担任少林寺住持期间,金朝局势已不断恶化。1232年,少林寺遭受“壬辰之变”,受到破坏。大概1233年左右,性英离开少林寺,北归燕京一带。“壬辰(1232年),汴梁破,人皆北渡”。元好问《木庵诗集序》:“正大中,闲闲公侍祠太室,会上人住少林久,倦于应接,思欲退席,闲闲公作疏留之。”性英的后半生是在燕京度过的,先是住持栖隐寺。元好问《木庵诗集序》称其在“仰山又五、六年”,仰山有栖隐寺,为金元名刹,万松曾住持此寺。在燕京期间,性英曾为福圣院撰重修碑记,又为耶律铸诗集《双溪小稿》作跋(时在1254年),二者者均有“木庵老衲性英”的题款。性英圆寂后,魏初为其塔作疏,对其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见《青崖集》卷五《木庵塔疏》。 五木庵性英离开在金朝灭亡的战乱中遭受破坏的少林寺,时代也进入到蒙古政权统治时期。很快,万松行秀的另一位重要弟子乳峰德仁(1197—1266年)于1233年前后受命住持少林寺。德仁,字仲山,号乳峰老人。乳峰德仁是万松重要弟子之一,《少林乳峰仁公禅师塔铭》记载,德仁“及闻万松之洪慈传施,遂撤席散众,服膺于报恩门下。积久功多业就,水到渠成,盖渠脑后眼开,胸中之物,瀑然落去。大凡舍义学,开宗眼,如永嘉到曹溪,德峤访龙潭,珉上座再见圆悟,出幽谷,迁暠木,盖甚黟。虽异代同风,其机缘相挈,一等是恁麽时节,岂容定优劣于其间哉。”约1233年至1241年的九年间,乳峰刚到的时候,当时少林寺由于罹兵革之祸,“殿宇崩毁十之七八”,乳峰竭诚修复,“堕者起之,故者新之”。整理庄园田产,恢复生产。“数年间几还旧观,其功费未易以一二数。故边院有颂云:达摩面壁,山僧住院,彼此九年,东移面转。”乳峰在少林住持九年,建树很多。1242年,万松老人派雪庭福裕住持少林寺,德仁便回南宫养闲,究析古贤道义。不久,奉诏住持燕京大万寿寺,徘赐“正宗兴教大禅师”之号。在乳峰德仁重建少林寺之后,受命住持少林寺的是更为重要的万松行秀弟子,即雪庭福裕禅师(1203—1275年),他被尊为禅宗祖庭少林寺“中兴之祖”,是元朝著名高僧,禅宗曹洞宗第二十祖。福裕深受元朝宪宗皇帝和世祖重用,授“都僧省之符”,“总领释教”,成为汉地佛教最高领导人之一。他参与领导1258年佛道大辩论,元世祖赐号“光宗正法大禅师”,去世后被元朝廷制赠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晋国公,为少林寺历史上所仅有。雪庭福裕在1242年至1248年住持少林寺,此一时期少林寺的重建规模更大,正是在雪庭福裕时期,少林寺达到鼎盛。在万松行秀、海云印简(1202—1257年)两大高僧的推荐下,蒙古朝廷下诏旨任命福裕住持少林寺。《少林禅师裕公碑》载,福裕“旷复嵩山,如初祖师再出世,倡道重教于天壤间,如鼓雷霆而揭日月。”《雪庭裕公和尚语录序》:“(福裕)继应少林敦请,招提禅刹,号中天名胜。板荡后增崇起废,顿还旧观,缁徒具瞻,蓊若海会。于是款龙庭而振举宗风,敞五林而宏阐家教,因缘会合,倾动一时。”《博山语录集要序》:“自元朝初雪庭裕公奉诏住少林,天下学者,翕然宗之明朝山锡之作。”《重装佛像碑》:“前元啓柞,雪庭应诏来主祖席,直示无言之道,祁寒大暑,曾微少懈,数年之间,宗风大振。”《嵩山少林寺裕和尚碑》更是称福裕为“少林开山住持”,这主要是指元代福裕重新振兴少林寺而言。潘耒《遂初堂集》文集卷十六有《游中岳记》:“少林灯录所载唐宋尊宿主席少林者绝少,至元世祖时,雪庭裕公奉诏来为主持,称开山第一代,其后人世居之。”《少林禅师裕公碑》:“其住少林也,万松老师实为之主属。嵩少煨烬之余,暂憩缑氏之永庆寺,而兴仆起废,训徒说法。施者如丘山,来者如归市。嵩阳诸刹,金碧一新;洛阳白马,经筵不辍,皆师力也。师瞑目晏坐弥寂,默若无与焉。”《补续高僧传》卷二十二:“时少林虚席,万松、海云为之请。上目师曰:师昔主资戒会,于是有缘,烦领众一行。属少林猥烬之余,师俨临之。”福裕的声望与权力很大,给少林寺以及周边寺院带来崭新景象。《裕公碑》所载,福裕“兴仆起废,训徒说法。施者如丘山,来者如归市。嵩阳诸刹,金碧一新。洛阳白马,经筵不辍。”“缁俗趋走,营施山委。嵩阳诸刹,金碧飞跋。洛阳大讲,经岁不驰。二百四区,群废尽起。僧无徭役,大众欢喜。”可以说雪庭福裕全面振兴了少林寺及周边寺庙,少林寺号称“中兴之祖”,非为虚言。雪庭福裕在振兴少林的过程中坚持了开设药局的做法。有人指出,由于寺院的兴盛,少林寺医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福裕大和尚倡导了“主伤科兼修内科、儿科,医众僧兼俗疾,方为普度众生”的僧医方针,使少林寺僧医技术得到大发展。福裕后来在1260年至1273年住持北京大万寿寺时也开办了药室,这显然是延续他在少林寺的做法,表明少林药局影响力的扩大。《少林禅师裕公碑》:“时万寿祖席无可当之者,众请师主之。计以堂钵之费未免经葺,得都南柳林闲田二百顷余,辟玉泉北墅观音别院,自余‘药室’,浴宇贾区,拾其赢以卒岁。”发展了万寿寺的寺院经济。福裕还派其弟子巢云云威(?—1348年)到大都大万寺,让其职主药藏。《钦定盘山志》卷九(方外二):“中统(1260—1264年)间,都总统、少林大宗师事届玉山,一语相得,驿负之燕。一居万寿,职主药藏。”雪庭福裕离开少林寺后,其间由其师弟复庵圆照(1206—1283年)在1262年至1266年住持少林寺,福裕三大弟子足庵净肃(1230—1288年)、灵隐文泰(1236—1289年)、中林智泰(1231—1290年)也先后住持少林寺,其后曹洞宗法脉一直延续到现在,少林寺一直是福裕后世子孙在传承。可以说,正是以万松行秀、雪庭福裕为代表的一大批曹洞宗高僧持续几百年的传承,才有少林药局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六少林药局主要服务少林寺内众僧和当地及远道而来的百姓。少林药局僧医把禅、武、医相结合,促进了彼此的融合与壮大。少林寺藏有历代高僧珍藏秘传的丰富医方,至民国时已有各种论医著述百万言,药方上千方。据少林药局相关资料披露:近年来,少林寺组织僧医和中医药方面的专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整理和挖掘,2000年出版的《少林武功医宗秘籍》第九、第十两卷包含不少的少林医宗秘方,千余方少林医宗秘方公布于世。2004年重新恢复建制的少林药局,已经对外开放,民众可以购买相关少林药品。少林文化是禅、武、医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今天中原文化的重要代表,特别是申遗成功后,其“名片”效应越发牢固。由于金元之际的战乱,大量人民流离失所遭受病痛之苦,东林志隆以佛家慈悲为怀,在当时金末的战乱的严酷社会现实中创建少林药局。千余方少林医宗秘方在790年的历史中得到历代少林寺佛医的挖掘与传扬,这是佛医价值的体现。如今正逢盛世,少林药局焕发了新的生机,蕴含着重大的历史和社会意义,实乃为佛门盛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对我国医疗事业所具有的作用,将会逐步显现。如今,佛医的价值逐步得到人们的首肯。一般而言,佛医的意义有三:一,佛门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使佛医有良好的善念服务于广大民众;二,佛医长期以来流传有序,依托于传承悠久的名山大刹,利于保存下来优良的医术方剂;三,现代养生理念逐渐与佛医的治疗方法相靠拢,包括素食文化、医食同源在内的佛医和佛学理念,获得良好认同。总之,佛医的相关医学方法与养生方式在未来将有更大发展空间,这正是我们探讨少林药局的意义所在。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