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登封 少林功夫 少林文化 正文
佛教戒律的现实意义
来源:少林寺网站  时间:2015-11-16 11:09:00  

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里的“法”与“规”,与佛教的戒律一样,都应该得到大家的遵守与奉持。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归处。在佛教里,以“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为根本大戒和基本戒律,更有沙弥(尼)十戒、八关斋戒、具足戒等戒律,可谓是戒律精严,不容侵犯。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佛教戒律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功能。依末学拙见,佛教戒律至少具备如下五种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规避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我们知道,包括恐怖事件、暴力事件、瘟疫传染病(如“非典”、“疯牛病”、“禽流感”等)、政治性骚乱、经济危机、食品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重大交通事故等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佛教的“五戒”,要求人人向善,心中要有慈悲的念头,“扫地恐伤蝼蚁命”,即能有效地控制住一些因人为原因而引发的社会安全问题,如恐怖、暴力事件等。
二是道德制衡功能。在物质经济甚嚣尘上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人奉行享乐主义,不顾道德伦理的约束。如有些人在外面包养情人、“二奶”,弃家庭于不顾;有些人作风不检点,在外面花天酒地,等等。还有些人喜欢说三道四、歪曲事实,恶意中伤他人,通过损毁别人来达到成就自己的目的。而佛教中的邪淫戒、妄语戒、两舌戒、绮语戒等戒律,即是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被歪风邪气所染,不被社会流毒所害。
三是心理调节功能。致力于心理学与佛教禅宗文化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临床与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徐光兴先生在《心理禅》一文中写道:“放下、洒脱和勇猛是一种禅的境界,学禅是很快乐的,不要觉得很苦。禅让我们的生活增加愉快,现代人不愉快,现代人烦恼太多了,我们学点禅,能够使自己愉快起来,不要学禅然后越学越痛苦。”这里讲到,佛教禅学有利于我们的心理调节,解决我们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实际上,佛教戒律也有同样的功用。如“十戒”中的“离高广大床戒”(不准睡宽大舒适的床)、离花戒(不准穿漂亮的衣服、戴好看的首饰)、离歌舞等戒、不蓄金银财宝戒等戒律,则能有效地平息人们心中的贪心,进而控制嗔心和痴心的蔓延,营造健康、积极的心理。
四是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因为人的贪婪,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快,大肆杀戮其他动物;为了扩大自己的利益,大肆向大自然索取。看看现在的生态环境吧,鸟儿哀鸣着不知道去往何地,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被破坏,河流上到处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垃圾,就连人迹罕至的北极和南极,都不再洁净……《涅盘经》云:“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佛教徒奉持不杀戒,坚持吃素,就是不忍心杀害鸡、鸭、鱼、羊等动物的生命,亦能为生态平衡做出积极的贡献。另外,著名佛学研究学者陈星桥先生在《法音》1999年第5期《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佛教》一文中写道:“佛教徒有植树造林、养林护林的优良传统,因而佛教寺院通常都是林木葱郁,鸟语花香,环境清幽。这既是缘于‘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念,也是出于参禅修道的环境需要。古人道‘世上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即形象地表现出佛教对人类心灵的净化和对生态与自然环境的保护有着特殊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佛教戒律在保护生态环境上的殊胜功用。
五是能够助力于构建和谐社会。佛教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实际上就是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拔众生苦,予众生乐”,利益一切众生。佛教中的戒律,如“不偷盗戒”、“不妄语戒”、“不两舌戒”,旨在教人清净自律,做诚实之人,说真实之话,“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格、陶冶自己的情操。这,正是在解决时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少诚信、尔虞我诈的不利局面,有利于创建祥和、稳定的和谐社会。
宋真宗赵恒(公元968年~公元1022年)在其著作《崇释论》中写道:“奉乃十力,辅兹五常,上法之以爱民,下遵之而迁善。……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孟荀,迹异而道同,大指劝人之善,禁人之恶。不杀则仁矣,不盗则廉矣,不惑则信矣,不妄则正矣,不醉则庄矣。”不难看出,佛教戒律在促进人们弃恶向善及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上的重要功用。
综上来看,佛教戒律不仅能助力于修行者提高修为,还有助于促进社会安定、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邹相,2011-8-7于郑州,刊载于《河北佛教》2012年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