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登封 少林功夫 少林文化 正文
少林功夫古籍的若干考证(一)
来源:登封市人民政府  时间:2016-11-07 08:58:00  
一、关于《剑经》

1、《剑经》的作者

棍法专著《剑经》作者俞大猷,子志辅,号虚江,福建晋江人,自幼好读书,父亲去世后袭职百户。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北方鞑靼族入侵,山西告急,朝廷遂下诏选天下有将帅才者,于是俞大猷应募自荐,然不为兵部尚书毛伯温和总督霍鹏赏识而落选。但辞归不久,又被兵部任命为福建汀漳守备,从此参加抗倭战事。他转战江、浙、闽、粤诸省,多立战功,位至参将、总兵等职,与另一抗倭名将戚继光齐名。他亲自指挥的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王江浜之役、四十二年(1563年)福建兴化之役、四十三年(1564年)广东海丰之役等,尤为著名。倭寇平定后,俞大猷又北上抗击入侵的鞑靼军,以战车百辆、步骑三千败鞑靼十余万众于安银堡,并向北追击败军数百里。俞大猷用兵数十年,从未打过败仗。俞大猷既是著名的军事家,又是著名的武术家,尤擅棍法。由《剑经》所称“吾师虚舟赵先生”,“李良钦师父”等可知,他是师从此二人学的棍法--荆楚长剑。书中又有“刘邦协之传”,“在偏头关时,得之教师林琰者”,以及“乔教师曰”如何、“童教师曰”如何,看来他还向不少人请教过棍法。俞大猷似乎颇有武术天赋,初学艺时李良钦就断言“此公必将天下无敌”,后来他果然成了棍法高手。俞大猷年老即将退休时,曾上书朝廷要求留任,说他身体强健,根本不老,“恩台以猷为老乎?猷之子咨荣之母今又怀孕……故其气体强健如此”,此其理由之一;“恩台如不信,待猷至台下时,试选三十好汉各提枪棍,以猷一人独当,不令其披靡辟易,请就斧钺”,此其理由之二。虽然俞大猷举此只是想说明他不老,说“平胡壮志,报国雄心,竟不一试,恨遗千古,”(1)更表现了他的爱国精神,但敢夸以一棍敌三十棍,也足见其武功不同凡响。

俞大猷曾带少林寺僧宗擎、普从随军学艺,后来又把他的著作《剑经》传授给二人,宗擎、普从回寺,将其所学广传寺僧。可见,后世所传、所称的少林棍,其实有相当部分是俞大猷所传“荆楚长剑”的内容。

《剑经》被收入俞大猷的著作合集《正气堂集》卷四,亦曾出过单行本,另外还被转录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在明代就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何良臣在《阵纪》中就谈到:“棍法之妙,亦尽于大猷之《剑经》。在学者悉心研究,酌其短长,去其花套,取其精微,久则自可称无敌也”。

2、棍法专著为何名为《剑经》

少林功夫以棍术著称,俞大猷却说少林寺“有神传长剑技”,“以剑技名天下”,而小山上人亦云“剑诀失传”。俞大猷是棍术名家,查其授予宗擎并流传至今的《剑经》,明明白白是一部讲棍法的专著,却名为《剑经》。让人颇费猜详。

剑作为兵器在古代中国最早辉煌,早已成为诸多文化范畴的象征物,剑的文化意义早已大于它的实用意义,这是其它武术兵械无法比拟的。剑在中国古代,是武、武备、武功、武术、尚武精神的象征,甚至作为武的代名词。

古希腊诗歌争芳斗艳,诗人趾高气扬,诗歌的地位在文学作品中至高无上。亚里士多德著《诗学》,名为诗学,内容却是系统阐明文艺理论。以“诗”代指“文艺”,后世欧洲遂相沿成习,将一切阐述文艺理论的著作统称为“诗学”。以剑代武,与之如出一辙。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有“华山论剑”一回。然而东邪、西毒、北丐、郭大侠等人并未持剑大打出手,而只是以拳法功力相搏。所谓“论剑”,实际上就是比武。金庸先生显然深明其理,以剑代武,比武就成了论剑。

顺理成章,“侠客”之被称为“剑客”,“武侠”又被称为“剑侠”等,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何良臣自命其书斋为“说剑斋”,他的军事著作有《说剑斋稿》,也不外同样的理由。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说“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铺陈描绘见到李十二娘舞剑器时想到的当初其师公孙大娘的舞蹈,美妙多姿;又写感时抚事的伤感,哀婉凄凉,历来称脍炙人口的佳作。众多的唐诗选本,少有不选这首诗的。然而“剑器”到底是指什么?剑器舞舞者手中究竟持何物?或者持物还是不持物?历来众说纷纭。争论者一共得出了四种不同的结论:一是认为剑器舞就是舞剑;二是认为剑器舞乃空手雄装而舞;三是认为剑器舞乃是舞结头之彩帛;四是认为剑器舞兼用武器、旗帜、火炬等。

尽管这四种观点都为自己找到了似乎充足的证据,但是谁也未能圆满地解释这一点,即说剑器舞是舞剑吧,为什么它又经常表现为并不拿剑?说它是空手而舞或持其它器械而舞吧,为什么它的名称中又偏有一个剑字?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以“剑”代“舞”,“武器舞”于是就被称为“剑器舞”了,剑器舞实际上就是武舞。武舞当然也用剑,但并非全用剑。可是不管用剑这种武器,用拳头、用刀、用戈矛等其它武器,还是用旗、用炬等象征性的武器,都是武舞,于是都可以被称为剑器舞。公孙大娘所舞被称为剑器舞,是因为她所舞为武舞,并不拘泥于她手持什么。

俞大猷擅棍并极为推崇棍法,他认为“用棍如读《四书》,钩、刀、枪、钯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则各利器之法,从此得矣”。“各利器之法”,差不多可算武术总法,于是这部本应名为《棍经》的著作,又可以名为《武经》。以剑代武,就成了《剑经》。唐豪先生这样解释:《剑经》“其所由名为剑者,盖中国古以剑为重,名此所以尊之也”(2),应该说大致也是此意。

3、《剑经》中的武术阴阳范畴

虽然越女的剑术理论中就有“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3)但一直到宋代,阴阳范畴在武术理论中并未广泛使用。但由《剑经》所云:“山东河南,各处教师相传杨家枪法,其中阴阳虚实之理,与我相同”等语看,明代时武术理论已经普遍应用阴阳学说来阐释拳理。

《剑经》提到了许多阴阳范畴,并且是将武术和兵法譬喻而列举的,如“圣人制兵师之阵,必有奇有正,必有从有伏,必有扬有备,必有前后、有中央、有左右、必有握奇,必有游阙。其阵不一,各有轻重、饶减、盈缩、远近、疏数之权。度大以称小,小以称大,人以称地,地以称人,无不胜也。然则舍万物之情,以求行阵之法者,远矣。”“自一人以至百千万人,同一法也。一人之斗,身体手足,皆有屈伸之节。屈于后者,伸之于前;屈于右者,伸之于左。使皆屈而无伸,与皆伸而无屈,僵人而已耳。虽具五体,不能为也。”“人之善斗者,一身四肢屈伸变化,有无穷尽之形。故前正而后奇,忽焉正后而奇前;正聚而奇散,忽焉正散而奇聚;车正而骑奇,忽焉骑正而车奇。自一人以至百千万人,同一法也。万人之变化,犹一人之伸缩;万人之从令,犹五体之从心,无不胜也。然则舍一人之身,以求行阵之法,远矣。”

兵法早就被称为“兵阴阳”,中国哲学阴阳法则在军事上的应用,应该说可能远远早于在武术上的应用。明代的著名武术家多为军事家,阴阳学说在武术中的大量使用,很可能与这些具有双重身份者的有意无意的引入有关。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