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登封 少林功夫 少林传说 正文
一堂风冷淡千古
来源:《少林史话》  时间:2015-08-20 15:16:00  

残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其固有的信仰是萨满教。努尔哈赤(1559-1626)崛起后,在联合蒙古喀尔喀部、科尔沁部的过程中,开始接触喇嘛教。皇太极(1592-1643)在击破察哈尔部的林丹汗(1632年)后,缴获了传世法宝——大元帝师八思巴用干金所铸的“嘛哈噶刺佛”,即战神大黑天,还有墨尔根戴青喇嘛,载至盛京(今沈阳,1625年从辽阳移都沈阳)。不久,在沈阳城西建实胜寺,以供奉迈这里佛及嘛哈噶刺神像。皇太极对喇嘛教有所利用,又有所限制,他本人还谈不上信仰。清兵入关(1644年)夺取全国政权后,在蒙藏地区推行用黄教以绥柔之的政策。藏区强化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促使政教合一;在蒙古各部,则支持哲布尊丹巴及章嘉呼图克图两大活佛系统,并封章嘉活佛为“国师”。章嘉括佛传了六世,至1939年“六世”叶锡道尔济去世为止。顺治皇帝(16441662年在位)到北京后,渐渐倾心于禅宗。他向玉林通琇(1614-1675)求法,并封其为“大觉普寂禅师”;叉向术陈道忞(1596-1674)求法,封其为“弘觉禅师”。他甚至一度要剃发出家,曾感叹说:“吾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在帝王家!”后经大臣劝阻才作罢。清朝初年,少林寺则是一派荒凉。付景星曾写道:明末揭竿四起,风沙迷月,梵宇穿云。洞天福地,铁甲金戈。少林祖庭,遭赤眉(李际遇)夜占南山,祸及险危。顾炎武亦叹道:今者何寂寥,阒哉成芜秽。坏壁出游蜂,空庭雊荒雉。山僧缺餐粥,住守无一二。张思明记其游少林:久经劫火,祛堂草长,宗徒雨散矣。慨然久之。偶步千佛殿西,见榛莽荒秽中,散瓦数椽,风雨不蔽。僧允石咨叹,指余日:“此白衣大士殿也,昔创于魏孝文帝,规制宏敞,中更寇乱,废圮至此!”还好有住持彼岸海宽坚守维系,明末清初的少林寺才没有成为绿林哨众之巢穴。海宽平生好学,又善文墨,且戒行冰霜,危难中坚守山门,受到人们的赞誉。时人称颂他“鞠躬尽瘁能荷担,自有芳名达九天”又赞他“巩法雨之金汤,存佛轮于劫火。此道未丧,系一线于中天也!”顺治三年(1646年)三月,河南省官员曾向礼部保荐海宽为少林寺住持,但海宽因“足疾”回寺,未能领到剳子(委任状)。海宽回寺后,联络了一批地方官,如分守许公、分巡张公,捐资修茸了单传堂、法喜堂、禅悦堂、武圣祖师殿、钟楼、藏经阁及方丈室,费时一年零三个月(顺治九年孟夏至十年仲秋)。海宽还于顺治九年至十一年间连续三年举办了“天地冥阳水陆赈孤荐祖大法会”,用以追荐在连年战乱中死去的亡灵。巩县、偃师、登封三县人士参加了这项活动。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年)夏,海宽北上京师,住锡善果禅院,一面刊梓他自己编写的《五家宗派世谱定祖图>,一面开堂说法。次年(1657年)二月,礼部正式给予剖子,令他住持少林寺。这份剳子全文如下:“礼部,顺治十四年。礼那为公举传钵嫡派,以续宗风,以彰国典事。祠祭清史司案呈,奉本部送据僧录司性宁等人员呈称:河南嵩山少林禅寺,自选摩面壁传,心之后,凡嗣位传法者,俱请钦依礼部札付主持少林,提衍禅学,嗣祖传灯,钤束僧众,如儒门之衍圣,遭选之真人。千百年于兹,不随世代变迁者也。夸少林寺第二十八代传法住持海宽,的系前代二十七代住持慧喜传授衣肆之门人。戒德清白,禅学精练,堪为一代之表率。向于明崇祯十二年七月内,礼部给刹,八寺住持传法数年。幸清朝鼎建,万法维新。于顺治三年三月内,蒙本省巡抚咨文,并河南京官揭投部,咨保海宽佳持,换给新礼。田宽足疾回寺,未蒙给札。令已痊愈,赴部请换新札,庶千百年佛脉有赖,而功德永垂于不朽矣……”顺治十五年(1658年)春,海宽领剳返回少林寺。佛诞日(四月初八)升堂时,他十分感慨地说:“一堂风冷淡千古!”时宽公已六十三岁。海宽还积极参加了清初的“僧诤”。他在《释氏源流五家宗派世谱定祖图序》中,对当时“党护门风,不通议论者”、“不遵皇藏,颠倒伦常者”作了尖锐的批判。如他认为天皇道悟(748-807)的法子是龙潭崇信,而不是龙潭崇信承嗣了“天王悟”,根本没有“天王悟”这么个人。又如他认为费隐通容(1593-1661)所撰的《五灯严统》廿五卷(1653年刊行)纯属杜撰,该书将少林寺曹洞宗十八代祖师“尽行削去,一笔抹杀”,意欲吞并五宗而独霸独王,是“欺君灭祖、不忠不孝”的罪行。海宽的《禅门正技旁出花联叶缀五家宗派图谱),由登封县僧会司的靓春抄录并刻石于少林寺,时在嘉庆七年(1802年)正月。海宽开堂说法有年,将欲退隐,乃传大法于弟子纯白永玉。永玉辞之再三乃受命。经过苦心经营,到了顺治末年,少林寺僧众巳恢复到六百多人。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