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登封 少林功夫 少林传说 正文
休心堂的故事
来源:《少林史话》  时间:2015-08-19 17:11:00  

继拙庵性成之后,古山可仙为少林寺住持,计有八年(1488-1496年)。古山可仙(?-1496),也写作可先,登封县唐庄保人,父名石良,母姓张氏。据说他十岁的时候,已心无浪戏,不慕富贵,一心要出家,父母反对,他因而得了一场大病,无可奈何,只得把他送到本县龙潭寺,礼定公和尚为师。可仙在龙潭寺,侍师不怠,读经不辍,无论寒暑。三十岁时,因寺中已无佛典可读,就跟随师翁无为容公北上京师,寓居慈仁讲肆多年,又迁京南圆通寺,再依清凉源祥师,参扣曹洞宗旨。天顺年间(1457-1464年),可仙应请回龙潭寺为住持。据说自此“龙潭渡漾,僧众蛟腾”。他叉游化四方,东至山东,西至陕西,南达湖广,北抵燕赵,饱餐知识,抱富还乡。弘治元年,可仙受请任少林寺住持。这一年,有河南卫的一批军官,都是偃师县仙君保人士,发心,铸造铜弥勒佛一尊,深得可仙的支持。甚至神荣观的道土范世用、曾杲、王景等也表赞助。河南卫的指挥昌禄及汪三、素荣、范友、李胜等人皆倾囊出资,共崇善因。弘治二年(1489年),周惠王朱同镳(?-1498)在开封举办法会,请可仙升堂说法,赐白金元宝二锭,各重五十四两,青铜四百余斤,还有钱币布帛等物。可仙回少林寺后,见法堂(毗卢阁)零落,便决定用这笔巨款兴修法堂。于是,采大河之石,择密林之材,经八年的筹备才备足九成的材料。四方信士,闻风捐献财物。现在发现信士捐助的有题记的石柱有十四根。有一根方柱(高385厘米,每边宽53厘米)题记云:“河南府偃师县高龙保一里管后村居住信士、男善人周浪,施杂粮一百石打石柱一根,予少林寺修盖毗卢阁,愿吉祥如意者。大明弘治十年四月吉日记。”另一根石柱题记为:“山西平阳府曲沃县南庄里大李村祁大运令施米一石,买椽五根…”不料,尚未动工,古山可仙禅师却去逝了,时为弘治九年三月。十七年后,由弟子悟壮等人为可仙建了塔。可仙的一位弟子悟本,这时做了河南府僧纲司的都纲,亲自为老师撰写了碑文。祖庭(1461-1510),号古梅,大明府滑县人,父名李聪,母张氏。他十八岁出家(1478年),礼某寺东沧为师,始受瑜伽之学。两年后(1480年),不满所学之业,乃叹道:“充为释子,当以生死大事为重务,其余则不足累也。“就进了八百里伏牛山,首参古鑑禅伯请益,一住二年。他偶尔读到一本书,书中说到“虽有五宗都奇,独推洞上一宗”,因而决心访少林寺。在少林寺,他参扣千江老师,告香入室,学参公案,经历数年,发明宝镜三昧,透彻偏正之玄微,干江老师遂付之衣法。弘治乙卯(1495年)腊八日,祖庭开堂示众,果与寻常不同。罢参,隐于骆驼岩双窑庵,道行远播,王侯钦慕。弘治丙辰(1496年)秋,受徽王府之请,升堂说法。弘治丁巳(1497年),登封县原县令安公等请祖庭为少林寺方丈,那年祖庭三十七岁。此后凡过往官吏、文人名士皆求与祖庭接谈,选相应酬,不胜其烦。他厌人事繁冗,就休隐于伊阳岘山(今汝阳县南三屯乡),由归源可顺(1444-1499)接任为住持。归源可顺去世后,弘治辛酉(1501年)春,登封县知县、任邱人邝公,退休官吏杜钧,儒学名士姜左余等人叉推荐祖庭担任少林寺住持之职,遣执事玉华等人持专疏往岘山礼请之。祖庭乃不辞而来。九月九日升堂于少林寺。他率领五百多位寺僧夜参昼讲,只将本分钳锤。寺内原有一座“单传堂”,早已名存迹泯,地空经年。祖庭决心恢复,但财力不足。他听说河西蕃僧(喇嘛教徒)行高服众,财力雄厚,便西上河西,请求助缘,圆满而归。于是,他用五年时间重建了单传堂。大约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祖庭主动要求退休。他深切地体会到佛家之路就是要从迷妄生活中静歇下来。于是这一天,他命敲钟集合全体寺僧,将大红色纻丝禅衣、罗缎纱偏衫、袈裟等共六件,都交给了常住,挝鼓颂偈一首:休休休处更休休,万事从夸一笔勾。誓与青山为敌识,愿同缘水作良俦。人间好事如喜露,世上浮名若水沤。一任海枯松石烂,此心终不混常流。吟罢,曳杖下座而去。大众告留,师坚不从。退休后的祖庭,在寺左侧作一小室而居,取名叫“休心堂”。闲居独处,一榻翕然,有隐士之风。只是在正德己巳年(1509年)应请去“黄巢寺”安禅。这黄巢寺在偃师县顾县乡回龙湾村,又叫藏梅寺,传说黄巢起义失败后隐于此寺为僧,所以又叫黄巢寺。祖庭于腊八日升堂开示,四众听讲者不下千余人。正德庚午年(1510年)三月,祖庭逝于少林寺休心堂,世寿五十,做了二十九年和尚。古梅祖庭曾撰有《成公禅师碑》一通,高68厘米,宽34厘米,在龙泉寺(登封县城西南约二十公里,石道西三公里处)。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