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登封 少林功夫 少林传说 正文
雪庭福裕中兴少杯
来源:《少林史话》  时间:2015-08-17 10:23:00  

少林寺内有一通蒙元《圣旨》碑,延祜元年(1314年)孟冬吉日刻立。碑上共刻蒙元皇帝白话“圣旨”四道,分别为1253年、1261年(鸡儿年)、1280年(龙儿年)、1308年(鼠儿年)。碑阴也分为四段,前二道圣旨用“老蒙文”刻用,后二道用“新蒙文”(八思巴文)刻写。所谓“老蒙文”是成吉思汗请畏兀儿人塔塔统阿用畏兀儿字母拼写的蒙古文。而“新蒙文”是忽必烈请八思巴等人用藏文字母创造的蒙古文,于1269年下诏颁行。1253年由宪宗蒙哥颁布的圣旨说“秃鲁黑台、不花两个传奉蒙哥皇帝圣旨遭于少椿长老,俺予你都僧省名字去也。则不(光)提管汉儿和尚,不拣畏兀儿、西番、河西,但是来底和尚每,都管底上头。唤都僧省,不拣那里采的呵。咱每根底来底,不合来底,都僧省少林长者识者合来底。都僧省少林长老予文书者。和林里有底和尚每,俺每根底提名字唤看啊。教来者不唤呵。休教来者依着释迦牟尼佛法里,和尚每根底管不得呵。都僧省小名要做甚幺。圣旨了也。癸丑年十二月初七日开。”大意是说,秃鲁黑台和不花二人传达蒙哥皇帝的圣旨给少林寺长老福裕,我已命你为“都僧省”官,不但可以管理汉人和尚,而且可以管理畏兀儿(原西辽东部畏兀儿人)、西番(吐善)、河西(原西夏)的和尚。既然是都僧省官,不管他们是从哪里来的,都可以管。不管来的或没来的和尚,只要是少林寺长老认识的人,都可以发给文书(戒牒?),使他们免税赋。国都和林有些大和尚可以叫你的名字,但来少林寺的和尚们不许叫你的名字。另外,不允许违背佛法的和尚不服从管理。还有,你还要都僧省的“小名”(大概指具体的官名)干什么呢。圣旨内容就是这些。癸丑年(1253年)十二月初七日在开平写出。得了“都僧省”官位的这位“少林长老”就是万松的大弟子雪庭福裕(1203-1275),其法脉一直延续至今。福裕,字好问,号雪庭,太原府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人,俗姓张氏。福裕自幼聪明伶俐,九岁(1211年)入学,一天能识一千个字,乡里称为“圣小儿”。福裕幼年双亲去世,孤苦无依。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和尚,劝他学佛,并且说:“能诵《法华经》就足够了。”他回答说:“佛法只是读《法华经》吗?”老和尚被问住了,觉得他心胸很大,便领他到了仙岩寺,拜休林老和尚为师,说:“此小儿是个龙象种子,可成大器。”休林老和尚是太原府一带的名僧,也是耶律楚材所崇信的人。耶律楚材在一首给休林老人的诗中写道:“世上原无真是非,丛林禅客自多疑。此诗寄回并州去,笑倒休林老古锥。”1223年,二十一岁的福裕祝发受具,成为比丘。他和双溪广公一起侍奉休林老人七年,学有所成,乃赴燕京,投万松学禅法,计十年之久(12311241年)。福裕禅业进步很快,名声也大了,跟他学习的人日益增多。福裕出世,首住奉福寺(该寺在北京西直门外,明宣德十年即1435年改为广恩寺)。乙巳岁(1245年),忽必烈命福裕往少林寺建资戒大会,叉命他在故里文水县建报恩寺,并赐以田地及财物。戊申年(1248年),定宗皇帝又下诏,命福裕住持哈喇和林的太平兴国禅寺。次年(1249年),福裕受万松老人之托,住持少林寺,时约六年之久。福裕至少林寺后,大力经营,兴扑起废,训徒说法,将少林寺恢复到金代的规模。他还重整少林寺的下院永庆寺,恢复白马寺,因缘会合,倾动一时。癸丑年(1253年)冬,宪宗皇帝在开平的帐殿里召见了福裕,要他总领释教,授以都僧省之符。乙卯岁(1255年),宪宗宣命福裕至燕京,为延庆禅寺开山第一代住持。此后,福裕和国师、克什米尔人那摩发动了戊午佛道大辩论,恢复佛寺二百三十七所。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中统元年,即1260年),赐福裕以“光宗正法大禅师”之号,命他住持大万寿寺。该寺创自辽世宗天禄初年(947年),金代皇统初年赐名“大万寿寺”(1141年)。青州希弁大师曾两次住持此寺,万松老人也在这里做过住持,所以曹洞宗僧人也称大万寿寺为“祖席”。福裕住持时,得都南柳林良田二百余顷,开辟玉泉北墅观音别院,又修建药室、浴宇、商店,广开财源。他还以大万寿寺为主寺,存和林、燕蓟、长安、太原、洛阳分设“五少林”,形成一个网络,所谓“款龙廷而振举宗风,敞五林而宏阐家教”(王恽(雪庭裕公和尚语录)序》)。这“五少林”大概指的是和林太平兴国寺、蓟县北少林寺、太原报恩寺(在文水县)、洛阳嵩山少林寺及长安某寺。福裕于1255年离开少林寺以后,直到他去世(1275年),大概有一段时间一直兼领少林寺住持之职。这种一僧兼职两寺的做法是元代寺院管理上的一大特色。依元明时代的禅寺管理体制,在“住持”(即方丈)之下,设有“四大班首”、“八大执事”,分工管理寺院事务。“四大班首”是: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他们是指导禅堂或念佛堂修行的。“首座”由住持聘请德高年长的尊宿担任,为全堂修行的楷模,掌禅堂中号令之权。“西堂”是辅助住持教导与修行的高僧,待以宾礼,也称为“西堂首座”。“后堂”是分管禅堂中后堂者,也称为“后堂首座”。“堂主”是在首座之下,负责禅堂及念佛堂的事务。“八大执事”专管全寺各项事务。他们是:“监院”(监寺),库房负责人;“知客”,客堂负责人,掌全寺僧俗接待事物;“僧值”(纠察),管理僧众威仪;“维那”,禅堂负责人,掌宗教仪轨;“典座”,厨房及食堂负责人;“寮元”,云水堂负责人,管理来往的云游僧人,“衣钵”,方丈室负责人,辅助住持照应庶务,调和人事;“书记”,掌书信及文疏。八大执事一般是一、二年一任,由住持任命。此外,还有管理某殿的“殿主”,管理藏经的9藏主”,管理田庄的“庄主”,管理菜园、果园的“园主”,管理磨房的”磨主”以及“炭头”、“水头”等等。在元朝,寺院的规模及经济活动空前扩大。如少林寺,曾发展到二千多人。所以统领寺院事务的机构得以扩充,设立了“提举司”或“提领所”,出现了“都提点”或“都提举”等总管性质的负责人。福裕住持大万寿寺十四年(1260-1274年),后因年老,倦于接纳,归栖嵩山少林寺。1275年,微疾而终,寿数七十三,做了五十二年和尚。得嗣法小师三十人,度门弟子千余指,从他受戒者不计其数。据说,1271年京师的一次全国性释子集会上,福裕的弟子几乎占了三分之一,门庭的繁荣,由此可见。福裕通群书,善翰墨,普说几十万言,播在丛林。他的代表作是《雪庭裕公和尚语录》,可惜今已无存。该语录是他的弟子慧山(1243-1308)请王恽作序(1294年),由另一位弟子慧庆(?-1324年)于1311年刊梓公布的。福裕去世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春,由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陈颢奏请皇帝,封赠福裕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并追封“晋国公”,又命文臣为之立碑。今碑存少林寺,由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程钜夫奉敕撰文,由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赵孟頫奉敕书丹,由嘉议大夫、礼部尚书郭贯奉敕篆额。身后的荣宠,可谓登峰造极。福裕的灵塔,在少林寺塔林的中心位置,塔额是“宣授都僧省、少林长老、特赐光宗正法大禅师裕公塔”,由“宣授江淮都总摄、扶宗宏教大师、释源白马寺宗主龙川管钱”立额,时间是丁亥年(1287年)。这位龙川管钱和尚,就是参加戊午年佛道大辩论的“龙门县抗讲主行育”。他和后来成为白马寺宗主的仲华文才,同为一代华严大师,传华严圆极之教。乳峰德仁和雪庭福裕都是万松行秀的弟子,但福裕的“知名度”要远远超过德仁。德仁“面目严冷”,坚持“四个不字”的原则;福裕则积极投效朝廷,招纳弟子,扩充财富,争取名誉,大富大贵,死后得了个“晋国公”的头衔。福裕模仿世俗宗族的传承方式,力图在少林寺确立一个师徒传承体系,立“曹洞根本一宗”。为此,他定下了七十字辈分的格局: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清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心朗照幽深,性明婪崇祚。衷正善喜样,谨悫原济度。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这七十字辈,如今已传到了“德行永延恒”的“永”字辈、“延”字辈了。当然,福裕的弟子中也有一部分人是半路投奔而来,他们的法名就不在七十字辈之列了。福裕的弟子中,足庵净肃(?-1288)做了少林寺住持。现在少林寺塔林中存有他的墓塔,塔额日“宣授河南西路十州提顿足庵长老搭”,由门人智宽、智和等立于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七月。足庵净肃任少林寺住持的时间大约是在1268年前后。在此之后,他还做过山东长清灵岩寺和大都大万寿寺住持,因禅学深广,号称“法窟”。蒙元白话《圣旨》碑的第三段,就是元世祖给少林寺肃长老的圣旨,时间是“龙儿年(1268年)正月二十五日”,从“青山儿里有的时分写来”,内容是不许侵占少林寺的田地、仓粮、园林、碾磨、浴房、店铺;可以不交地税、商税,不服差役,不支应铺马等等。净肃在少林时,收了一个弟子叫智资(?-1317),偃师县高龙保里人,俗姓邓氏,曾任少林寺监寺,1310年以后,做过陕府僧判,职满回到少林,做了十年提点,五年都提点。福裕的另一弟子普惠慧道,先做监寺,后来升任了都提举。他的师兄藏云慧山,也是先做监寺,再升任都提点的。慧道,滦州(今河北省卢龙县)人,俗姓张。出家后,往大都大万寿寺礼雪庭福裕为师。不数年,别师南游,遍历大刹,后至祖庭少林寺,乃留住不去,于光天老师处印证嗣法,遂得成名。初任监寺,由于山门日盛,常住日增,升任都提举。他在住持中林智泰领导下,筹办了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的“药师、罗汉水陆大会”。大会进行了三昼夜,赴会修供者不可胜数,什物粲然一新,库中委积丰盛。寺内费之愈广,而用之却无穷矣。慧道还独立化缘,重修r大殿。他叉到浙江余杭县的大普宁寺,购得新刊大藏经约六千卷,并在少林寺创建“藏经阁”,用以贮藏这部大藏经。慧道还在偃师县东创建了一所下院(某某庵),他本人做“庵主”,度落发门人三十余员。这座下院很可能是府店的“净名寺”。府店在少林寺西北,属偃师县。福裕还有一位大弟子藏云慧山,登封人,俗姓张,父亲张顺,母亲赵氏。七岁(1249年)时出家人少林寺,礼雪庭福裕为师。慧山禀气温和,赋质果毅,入寺以后,旦幕侍师,尊奉教诚,英慧日进。他曾跟随老师北上大万寿寺,又不惮劳苦数赴“龙沙”——哈喇和林。荒远的和林是1220年由成吉思汗定为国都的。到太宗窝阔台时(1235年),才决定修筑城垣,建造以万安官为中心的宫殿区,又令诸王在宫殿区四周大建府邸,到宪宗蒙哥时代才略具规模。后来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市),和林成为岭北行省的省府。慧山于1274年随福裕回到少林寺,做过监寺和都提点,孜孜于功缘,无日少暇。他还在寺内创建“转轮阁”,为国祈福,壮祖庭声色。慧山最大的贡献是在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至犬元年(1308年)两次诣阙下,奏请增加少林寺下院。经过努力,皇帝圣旨、皇储令旨、诸王令旨、帝师法旨、都僧省榜文一一批示下来。批准少林寺“护持”的下院共有十二所:熊耳山空相寺龙门山宝应寺河南府(洛阳)天庆寺登封县龙潭寺、善护寺虢州(灵宝)普福寺水北(陕县)安国寺钧州(禹县)庵头普照寺南阳府堆摩禅寺(方城县?)南阳县花山漳药王寺、观音院卢氏县博相谷上生寺鼠几年(1308年)三月十三日从大都写来的“圣旨”,刻于圣旨碑第四段。到后至元二年(1336年)十月二十五日,少林寺铁钟上所列下院已达二十三所之多。当时的住持是息庵义让。增加的十一所寺院是:偃师县白龙痒玉泉寺登封县永泰寺钧州(禹县)开元寺、三峰寺信阳州妙相寺、寡妇寺(罗山县)永宁(洛宁县)白马寺缑氏(偃师县)永庆寺府店(偃师县)净名寺后河(登封县)庄严寺、龙兴寺福裕的弟子中有两人是父子俩,即慧定与慧庆,许昌人,俗姓蒋氏。自福裕去世至新住持任命前,五峰慧庆曾受“顾托之重光”,“昭前人之业”,护持少林寺山门。他后来还做过“襄阳府路都僧录”、“宣授大名僧录、正宗宏法大师”。福裕的另一位弟子慧正,则做了下院永庆寺的长老。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