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与嵩阳书院
来源:登封市政府办  时间:2013-05-21 10:12:00  

嵩山地区,儒学的主要传播场所是嵩阳书院。嵩阳书院面临双溪河,背依峻极峰,山峦环拱,环境清幽,历来是传道讲学的好地方。五代后唐清泰年间(934—936),进士庞式和南唐学者舒元、道士杨讷等人,就在嵩阳观(嵩阳书院的前身)聚徒讲学。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世宗柴荣将嵩阳观改名太乙书院,聚集文人,专事学问,学者郑遨、种放等人在此广授学徒。名生吕蒙正、赵安仁、钱若水、陈尧佐、滕子京等皆出于此。这是嵩阳书院办学之始。历经唐末、五代数十年战乱之后,人民渴望安定,儒者到此立论讲学。更重要的是,取得统治地位的赵宋王朝,顺应时势,采取诸多手段,加强文治。尊崇儒术,重整书院,重视思想教化,便是其实施文治的重要措施。宋至道元年(995年)太宗赵匡义颁赐儒家九部经典,是赵宋王朝对书院教学的肯定,亦是明确规定书院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宋至道三年(997年),太乙书院改名太室书院,并御书“太室书院”匾额。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真宗赵恒,又向太室书院御赐经、子、史诸书,并设置学官,加强书院领导。宋景祐二年(1035年),仁宗赵祯敕令重修书院,改太室书院为嵩阳书院,并亲书“嵩阳书院”匾额,同时赐学田100亩。宋宝元元年(1038年),再赐书院学田1000亩,以供书院师生经费。在宋初三代皇帝的支持下,嵩阳书院步入兴盛时期。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年),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等人先后到嵩阳书院讲学,程颢还亲自为嵩阳书院制定学制、教养等规条,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仁人、志士前来就读。学生常达数百人,而且学生后来多有政绩、文绩。知名的学者如范纯仁、杨时、邵伯温等百余人。尤其是在王安石变法革新之际,朝中政见严重分歧,距离嵩阳书院东仅一公里之内的崇福宫,成为反对变法者被贬居、赋闲之地。先后被贬的重臣、学问家有范仲淹、司马光、程王向、程颢、程颐、韩维、李纲等25人之多。这一批不得志的文人,在此游山玩水、高谈阔论的同时,大量的时间是到嵩阳书院讲学。于是嵩阳书院声名大振,天下四方求学者接踵而至。嵩阳书院成为宋代影响最大的儒学胜地。程颢、程颐、范仲淹、司马光等在嵩阳书院,主要宣讲《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篇,通过四书达于六经,学术思想与孔孟之道一脉相承,集孔孟学说之大成,并又有新的发展。二程学说的核心是“理”或“天理”,理是一切事物的最高遵循原则。二程说:“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穷居不损。这上头更有怎生说得存亡加减?”(《二程遗书》卷二)。又说:“天下物皆可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二程遗书》卷十八)。还说:“万物皆备于我,不独人尔,万物皆然,都自这里出去。只是物不能推,人能推之,能推之几时添得一分?不能推之,几时减得一分?百理俱在,平铺放着。几时道尧尽君道,添得君道?舜尽子道,添得子道?原来依旧。”(《二程遗书》卷十八)。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二程的“理”有四个特定意思。一、理是天下万物要遵循而不可违抗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永恒存在的。二、理是自然的最高原则,也是社会最高原则。它包括物的理,又包括封建社会的孝、悌、忠、信,君道、子道都是理规定了的。三、理早已“客观”地先于物存在着,人和物“都自这里出去”。只是物不能主动体现它(物不能推),人能主动体现它(人能推)。不论是否通过具体的人和物的体现,万物之理早已先于万物而存在了。四、一物有一物的理,一物之理又是万物之理。所以才说“万物皆于备我”。由此可知,二程所说“理”或“天理”,是至高无上的原则,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准绳,也就是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是不能触犯的。人们只能立于本命,任人摆布。所以程颢说:“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理。”(《二程遗书》卷五)。程颐认为,只有去掉人欲,才能符合天地之间,他说:“不是天理,便是人欲。”只有做到“无人欲即皆天理。”(《二程遗书》卷十五)。因此他宣扬“禁欲”,进而提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封建道德说教。二程的学说,称为“唯心理”、“洛派理学”。二程理学,从本质和主流看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们的许多论著中,也有唯物论、辩证法的因素。二程理学后来被朱熹所继承,而且又有发展,通称“程朱理学”。二程与濂溪的周敦颐,关中的张载和闽中的朱熹,称为宋代唯心论理学的“濂、洛、关、闽”四大儒学派系,他们的代表人物,称为儒学界的“北宋五子”。二程在嵩阳书院讲学时,各地来求学者,多达百余人。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平易近人,讲论通俗易懂,宣道劝义循循善诱,学生们虚来实去,皆获教益,而且后来多有政绩。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