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嵩山道教
来源:登封市政府办  时间:2013-05-22 09:43:00  

1948年春,中岳大地获得解放,嵩山道徒同广大群众欢欣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当即决定:宗教信仰作为个人私事处理。向道教信徒宣告,真正愿意修道者,留下继续修道,任何人不得干涉;不再信道者,还俗后给以生活出路。道士们经过个人认真思考选择,中岳庙继续留庙修道的道士有:席圆旺、李明贵、孟明林、徐至堂四人,崇唐观仅有桑圆升一人。道教盛地中岳嵩山只有道士五人,在近2000年嵩山道教史上实属罕见,但是,这五个普普通通的真心诚意修道的全真道子孙,则是嵩山道教史上承前启后的道教精英。1950年,嵩岳大地实行土地改革,中岳庙道士同广大农民一样,分得自己应分的一份土地,中岳庙共分得土地10亩。他们不再散居各宫,而集中在神州宫中,四个人经过民主商议,由李明贵当家主持教务,孟明林作为副手。他们一边种地放牧(牛)谋生,一边修道传教。1957年4月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白云观成立,中岳庙监院李明贵出席会议,受到朱德副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当选为全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农业合作化时,中岳庙道士带头入社。人民公社时期,孟明林在庙内是当家道士,在人民公社是生产大队副大队长。1966年夏秋之际,“文化大革命”开始,8月22日下午,红卫兵冲进中岳庙“破四旧”,砸毁神像20余尊,烧毁清代乾隆御制《镇兹中土》匾等数块,推倒庙院中的宋代铁人和明代“岳立天中”石碑,后又砸毁峻极殿悬挂的清代乾隆年间的大铜钟。道士孟明林被视为“牛鬼蛇神”揪斗不休,不得不离开庙院躲避劫难。老道长李明贵忧愤成疾而死。只有徐至堂一人独守庙中。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经过拨乱反正,社会走向安定,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旅游事业的兴起,统一战线、民族宗教部门的恢复和建立,嵩山道教又开始走上复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嵩山道教面临两个突出问题,第一,现有道人均已年逾六旬,基本上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缺吃少穿。登封县人民政府从1980年开始,对中岳庙实行由县财政按照定员、定额,每人每月发生活补助费10元,并且夏(单)冬(棉)两季发给服装。中岳庙享受定补的是孟明林和徐至堂。第二,道人奇缺,新老不接,同当时的改革开放形势、道教本身的恢复和发展很不相适应。解决的办法有二:一是从过去已经还俗、现在本人又愿意回庙修道的人员中适当收回一些。自1982年至1984年,相继回庙的有谷至修、姚明喜、张明琴、单明文。他们既懂道教知识,又熟悉道教教务,一回到庙中,就发挥很大作用。二是在社会上吸收了数10名本人愿意出家修道、又有文化知识、道德品质好的青年出家修道。这批青年,入庙以后,经过培训,进步很快,有的很快就成为道教中的新秀,黄至杰就是其中之一。1984年7月,中岳庙正式交由道士自己管理。1984年中岳庙民主管理委员会建立,主任孟明林,成员姚明喜、谷至修、徐至堂、黄至杰。他们在政府宗教部门的指导下,具体掌管嵩山道教教务。2002年春,老道长孟明林羽化以后,黄至杰继任中岳庙民主管委会主任。黄至杰道长,早年礼中岳庙炼师姚明喜出家修道,2003年任中岳庙民主管委会主任之后,又相继任河南省政协常委、登封市第二届人大代表、河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郑州市道教协会会长等职。历经20多年的实践证明,他们完全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事情。时至2005年底,中岳庙全面整修一新,殿堂阁坊金碧辉煌,神像塑妆肃穆,文物得到保护,庙院清洁卫生,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道教活动井然有序,中外香客络绎不绝。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