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嵩山上清道
来源:登封市政府办  时间:2013-03-05 09:20:00  

隋、唐时期的嵩山道教主流是上清道茅山宗。茅山宗是南朝梁时著名道士陶弘景开创的,传播区域主要是在长江以南。历代宗师大多善于观测政治风云,适应时势,采取对策,以求自身的稳固与发展,陶弘景就是南朝梁时名噪一时的“山中宰相”。隋唐时期,上清道茅山宗第10代宗师王远知,更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道士,他顺从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国家北南大统一的时势,积极把上清道茅山宗推向北方,落迹嵩洛,待机而发。唐武德中“秦王李世民平王世充,与房玄龄微服谒洛阳玉清玄坛道士王远知。远知迎谓曰:‘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太宗以实相告。远知诫之曰:‘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之。’太宗登极,将加重位于王远知。远知固辞不从,强请归(茅)山。敕造太平观,……度道士27人为侍者。时人称其王法主。”王远知身居茅山,遥指嵩岳,安排弟子潘师正到嵩山弘扬其道。谓师正曰:“吾虽欲留汝于此,而嵩山乃汝修真之地,当亟还也。”潘师正来到嵩山历群岩以选胜,究绝界而择优,居逍遥谷修炼传道50余年。

隋大业中(605—618年),潘师正初遇道士刘爱道,求以相从。刘爱道说,我不是不想让你从吾,因当今修炼成道,非远知不可。于是潘师正又师事王远知,隶道士籍,得授三洞隐诀真文。

潘师正居嵩山逍遥谷修道期间,深得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尊崇。《资治通鉴·卷二零二》载:上元三年(676年)“高宗幸东都,礼嵩岳,召见潘师正,问山中所须,对曰:‘茂松清泉,臣之所须,此山中不乏。’高宗与天后甚尊之,留连信宿而还。”《旧唐书·潘师正传》载:调露二年(680年)“高宗诣少姨庙,赐已故道士王远知升真先生,赠太中大夫。……又幸逍遥谷潘师正居所,见薜荔绳床将朽败,余无火粒之具,唯雨瓢贮青饥饭耳。敕于此建隆唐观。明春,又敕于逍遥谷作门,南曰《仙游》,北曰《寻真》。时太常献新乐曲,帝乃更名《祈仙》、《望仙》、《翘仙》,皆为师正焉。”并先后赠诗10余首。《旧唐书·高宗本纪》载:永淳元年(682年),潘师正羽化于嵩山隆唐观,时年92岁。“高宗、天后追思不已,赠太中大夫,谥体元先生。”圣历二年(699年),有王适撰写,司马承祯书丹《唐默仙中岳体元先生太中大夫潘尊师碣文》,详细记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对潘师正的礼遇。此碣文石刻,至今尚存嵩山隆唐观中。唐高宗、武则天驾幸嵩岳逍遥谷潘师正居所时,其弟子司马承祯、吴筠也同时受到接见,于是其名显扬。这对嵩山道教的发扬光大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后司马承祯被尊为茅山宗12代宗师。

与潘师正同时在嵩山修道的还有著名道士刘道合。据《旧唐书》卷一九二《列传一四二》载:“刘道合,初与潘师正同隐于嵩岳。高宗闻其名,敕令于其隐所置太乙观以居之。召入宫中,深礼尊之。将封泰山,久雨。帝令道合于仪鸾殿作止雨术,俄却霁朗,帝大悦。……帝令道合还丹,丹成而卒。后帝营奉天宫,迁道合墓室,弟子们开棺改葬。见道合尸唯有空皮,而背上开拆,有似蝉蜕。高宗不悦,责之曰:‘刘师为吾合丹,(竞)自服仙去,其所进者,亦无异焉!’”

一代女皇武则天,还是皇后时,就积极支持、参与唐高宗泰山封禅、嵩山访道。唐高宗驾崩,她改唐立周。登上皇帝宝座后,政治目的已经实现,尽管她仍然雄心勃勃,但毕竟年事已高,疾病缠身,求得长生的欲望日益强烈。天册万岁二年(696年),她登封嵩山,举行封禅大典,改元万岁登封,尊岳神为天中黄帝,灵妃为天中黄后,追封夏启为齐圣皇帝,启母为玉京太后。除有其政治意义外,就有祈求岳神保佑其长生的意思。此后,她曾征召道士胡超“使合长生药,所费巨万,三年乃成。自进药于三阳宫,则天服之,以为神妙,望与彭祖同寿,改元久视元年(700年)。”同年,武则天还令道士胡超代其到嵩山峻极峰投龙斋醮金简一通,为她除掉罪名求得长生。武则天不仅自已崇奉道教,而且还特许她的从侄武攸绪到嵩山“从茅山宗道士王昊学道,得其导养炼气之诀。”据《资治通鉴》卷二零五《则天皇后万岁通天元年》条载:“右千牛卫将军安平王武攸绪,少有志行,恬澹寡欲,扈从封中岳还,即求弃官,隐于嵩山之阳。太后疑其诈,许之,以观其所为。攸绪优游岩壑,冬居茅椒,夏居石室,一如山林之士。太后所赐及王公遗野服器玩,攸绪一皆置之不用,尘埃凝积。”

唐玄宗李隆基对道教更加崇奉,开元十八年(730年)敕修中岳庙,动用库银10万两。天宝年间,嵩山道士孙太冲在嵩阳观修道,声誉远扬,名闻京都,敕令孙太冲合炼金丹。丹成后,在嵩阳观立《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以资纪念。从贞观到开元(627—741年)的100多年,嵩山是全国道教活动的重心。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