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卡:嵩山道教遗留的几件文物
来源:http://book.ifeng.com/special/2009songshan/comments/200909/0910_7981_1343496.shtml  时间:2013-02-17 10:09:00  
嵩山道教遗留的几件文物

河南省登封县境内的嵩山,古称太室或天室,居五岳之中,自古即为华夏民族奉祀的名山。东汉、魏晋以降,道教、佛教相继传入中岳。直至今日,这里仍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遗存丰富,影响深远的名山。今年是新中国建立甲子华诞,又正值嵩山申请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之际。在此举行"中岳论道"学术研讨会,可谓恰逢其时。

嵩山道教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尤以北朝、隋唐最为兴盛。出现过寇谦之、潘师正等著名道教宗师,并遗留丰富的文化宝物。最重要的文物首推五岳真形图、中岳嵩高灵庙碑、武则天投龙金简。从前已有一些学者研究过这几件重要文物,笔者亦曾关注嵩山道教文化遗迹。本篇仅就几件文物在道教历史及道法、科仪上的意义略作叙述,祝论道大会举办成功,嵩山道教文化传统继续发扬光大。

 一五岳真形图的来历及功用

中岳嵩山很早就是中国原始宗教奉祀的神山。《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夏商周)之君,皆在河、雒之间,故嵩高为中岳"。传说作为古华夏族之一的炎帝族(神农氏、姜姓),在上古从西北进入黄河中游,曾长期居住在嵩山附近的伊水、雒水流域。其中有一支奉伯益为始祖的部落,号称四岳,以崇拜山岳为其宗教信仰。后来西周时的齐、吕、申、许四个姜姓国,据说即四岳的后裔。《诗经·大雅·崧高》有云:"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干"。按"申"、"甫"即申氏、吕氏部落。诗中说他们都是嵩岳山神的子孙,护卫周朝王室的干臣。又据《史记·周本纪》和《逸周书·作雒篇》载:周武王灭亡殷商后,曾计划在伊水、雒水一带靠近"天室"的地方建造城邑,以定保天命。所谓"天室",即古人认为能够沟通人与天神的嵩山太室。后来周公果然在嵩山附近造了成周雒邑(今属洛阳),作为周朝统治关东的中心。西周灭亡后,雒邑又成为东周的都城。有周一代,嵩山是当时人心目中的神山。故《左传》昭公四年说:"阳城、大室、荆山、终南,九州岛之险也"。

 秦汉以降,嵩山仍是列于国家祀典的五岳之一。相传秦始皇曾在嵩山立庙祭祀天神。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巡游嵩山,又令祠官增修太室祠。汉代常有方士入山寻仙采药,或存思诵神以治病驱邪。《太平御览》卷881引汉代纬书《河图》云:"东方泰山君神姓圆名常龙,南方衡山君神姓丹名灵峙,西方华山君神姓浩名郁守,北方恒山君神姓登名僧,中央嵩山君神姓寿名逸群,呼之令人不病"。又曰:"东方太山将军姓唐名臣,南方霍山将军姓朱名丹,西岳华阴将军姓邹名尚,北岳恒山将军姓莫名惠,中岳嵩高山将军姓石名玄,恒存之,却百邪"。存神治病是后世道教上清、灵宝派的重要方术,源于汉代方士。

 汉末魏晋,随着道教的形成,嵩山成为道教名山之一。据《汉武帝外传》载:汉末方士鲁女生采药于嵩山,遇一神女,自称为三天太上侍官,以《五岳真形图》授之,并告以施用节度。据说用其图"可以威制五岳,役使众灵"。后来鲁女生道成,入华山中去,以图传授道士蓟子训,蓟子训传封君达,封君达传左慈,左慈又传东吴道士葛玄(道教称葛仙公)。又据《云笈七籖》卷六及《道教义枢》卷二载:西晋时,道士鲍靓学道于嵩山。惠帝永康中(300年),鲍君于石室静斋思道,忽有天文大字出于石壁,鲍靓告玄而受,后以之传授女婿葛洪。此即所谓"大有三皇文"的来历。按《三皇文》和《五岳真形图》都是魏晋之际出世的重要道书,后世道教三洞经书中的洞神部经,即由嵩山传出的这两种道书增衍而成。葛洪《抱朴子·遐览篇》有云:"道书之重者,莫过于《三皇文》《五岳真形图》也。……家有《三皇文》,辟邪恶鬼、温疫气,横殃飞祸。……又家有《五岳真形图》,能避兵凶逆,人欲害之者,皆还反受其殃"。可知《三皇文》及《五岳真形图》,都是早期神仙道教祛除鬼神,治病避邪的经书。

 《三皇文》在唐代因官方禁止而失传。《五岳真形图》现仍存于明编《正统道藏》中,即《五岳真形图序论》及《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两篇均题署汉武帝时宠臣东方朔传。前篇讲西王母传授汉武帝《五岳真形图》及《灵光生经》的故事。后篇即五岳真形图的图像,以及传授、使用真形图祛疫除灾的方法。从书中看,五岳真形图有两套版本,一为魏晋古本,一为唐代版本(称洞玄灵宝五岳真形图)。两种版本各有九个真形图,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常山(山西恒山),以及霍山(会稽赤城)、潛山(在合肥)、青城(在蜀郡)、庐山(在九江),各有真形图一幅。魏晋道士认为,霍、潛、青、庐山神是五岳神君的储君和佐命,因此也图画其真形。所谓真形,是一种曲折婉转的山水形势图,类似篆书符文。据说佩戴五岳图形,或在法事中奉祭图形,用于镇墓镇宅,可以祛疫免灾。

总之,五岳真形图是从中国上古山岳崇拜巫术演变而来的一种道法。唐宋元明历代道书,尤其是上清、灵宝派的道法书中,都记载有用五岳真形图镇宅、镇墓免灾的法术。当时人的坟墓中,也发掘出一些刻有五岳真形图文的镇墓石。据说现今嵩山中岳庙内,还保存有明代万历年间刻立的《五岳真形图碑》两通。这是具有中国宗教特色的传统文化遗存。

二北魏道教与中岳庙碑

嵩山道教的发展,在十六国北朝时期趋于兴盛。据《晋书·艺术传》载,前秦道士王嘉在淝水之战后曾居嵩山修道。不久,著名道士寇谦之也来嵩山隐居。关于寇谦之在嵩山的活动,《魏书·释老志》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29有详细记载。寇谦之,字辅真,冯翊万年人,生于前秦苻坚建元元年(365)。早年随方士成公兴入华山修道,后又至嵩山石室,采药服食,隐居守志。据称他在北魏神瑞二年(415)遇太上老君降临,授以《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使继任天师之位,改革旧天师道,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练。北魏泰常八年(423),老君玄孙李谱文又降临嵩山,授予寇氏太真太室九州真师、治鬼师、治民师、继天师四种符箓,使统领地上人鬼之政。并授给他《录图真经》六十卷,使奉持真经辅佐北方泰平真君,建立静轮天宫,沟通人神。经寇氏改革后的新天师道,得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和司徒崔浩的赏识。北魏始光初(424年),寇谦之前往魏都平城奉献《录图真经》,因大臣崔浩引荐得到重用。太武帝使谒者奉玉帛牲劳祭祀嵩岳,迎致寇谦之弟子在山中者,并于京城建大道坛和静轮天宫。"于是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天师道因此从民间宗教正式上升为官方宗教,在北魏兴盛起来。寇谦之作为太武帝的国师,曾参与谋划军政,利用宗教帮助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战争。始光二年(425),魏太武帝将攻夏主赫连昌,朝中群臣多迟疑难决。太武乃问"幽微"于国师寇谦之,谦之答曰"必克"。于是太武帝连年出击,先后消灭赫连夏、北燕、北凉等割据政权。至太延五年(439),最终完成了统一北方的事业。次年,寇谦之为太武帝祈福于嵩岳,据说"精诚感通,太上冥授帝以太平真君之号"。北魏乃于当年改元太平真君元年。太武帝又听从寇谦之建议,于太平真君三年亲至天师道坛,接受道教符箓。其后北魏诸帝即位后,都要接受天师道符箓,成为定制。

嵩山作为寇谦之新天师道的发源地,在北魏时成为北方道教的中心。其最显赫的年代,大约在魏初太武帝在位时(424-452年)。记录这段道教史的资料,除《魏书·释老志》等文献外,最重要的实物证据即北魏所立的《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及《大代修华岳庙碑》。(以下简称《嵩岳碑》《华岳碑》)。

《嵩岳碑》是中岳庙现存最早的道教碑刻。此碑高六尺四寸,广三尺,碑额有篆书标题,碑阳正文二十三行,行五十字;碑阴题名七列,皆楷书阴文。碑文首先概述了嵩山地理形势,上古至秦汉魏晋十六国历代统治者奉祀嵩山始末。其次则述及天师寇谦之沟通人神,辅佐真君治成太平之化,北魏因此为他修复嵩岳祠庙,以为表彰。这篇碑文内容印证了史书、道典的记载,为研究北魏天师道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见证。碑文的字体古拙,介于隶、楷之间,属魏碑珍品,为历代金石家、书法家所称赞。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卷四,列此碑碑阳的书法为高品,碑阴为神品,称赞其书法"如浑金朴玉,真正书之极则,得其指甲,可无唐宋人矣"。可见此碑在书法艺术上也有很高的价值。

 《嵩岳碑》原未题立碑年月及撰写、刻石者姓名。北宋赵明诚《金石录》卷322始著录:"后魏中岳碑及阴,太安二年(456)十二月立"。清孙星衍《寰宇访碑录》题为寇谦之撰。皆不知所据。按《魏书·释老志》载,寇谦之卒年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下距文成帝太安二年(456)尚有八年。故近代学者对此碑之年代和作者颇有疑问。实际此碑当立于北魏太延年间(435-440),撰书者亦非寇谦之。其证据如下:

 第一,《嵩岳碑》之刻立,据碑文所述,是为表彰寇谦之感通天神,辅助北魏统一北方之功。另据《魏书》记载,北魏始光元年(424),寇谦之至魏都平城进献《录图真经》,得太武帝赏识,使人祭祀嵩岳,显扬天师道法。次年太武帝为征讨夏主赫连昌,问幽微于寇谦之。始光三年,魏攻夏,至神JIA元年(428)擒赫连昌。太延二年(436)魏灭北燕冯氏,太延五年(439)又灭北凉沮渠氏,统一北方。次年寇谦之为太武帝祈福于嵩山,北魏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元年。从史书记载看,北魏太延至太平真君年间(435-450),寇谦之最受太武帝宠信。此时朝廷为寇天师建庙立碑,表彰其"佐国扶命"之功,合乎情理。迨至太安二年(456),寇谦之及太武帝均已去世数年,新君文成帝崇信佛法,北朝天师道不如先前显赫。这时再为天师立碑褒扬,于理不合。

 第二,《嵩岳碑》文中提到:"谣俗之或,浮图为魁,祭非祀典,神怒民叛"云云。此语当出于魏太武帝镇压佛教之时。据史志记载,太武帝灭佛之事始于太延年间,至太平真君五年(444)达到高潮,北朝佛教惨遭毁灭。而文成帝继位后,立即宣布恢复佛教,其后北朝佛教一直兴盛,势力优于道教。此时朝廷所立碑文中,不应再有斥责浮屠之祀为"神怒民叛"之语。

 第三,《嵩岳碑》文中称:"圣上以睿哲之姿,应天顺民,绍隆洪绪,是以即位之初,天清地宁,人神和会"。此处所谓"圣上",显然应指太武帝,而非文成帝。据史书记载,文成帝即位时,恰逢朝中有逆乱,决非"天清地宁,人神和会"之时。

 第四,《嵩岳碑》碑阴所刻题名中,有"颍阴令□"。考《魏书·地形志》,颍阴县属颍川郡,太平真君七年(446)并入临颍,东魏元象二年(539)复置。故太安二年时,北魏没有颍阴县令。《嵩岳碑》应造于太平真君七年之前。

 第五,据《魏书·礼志一》载:"太延元年,立庙于恒岳、华岳、嵩岳上,各置侍祀九十人,岁时祈祷水旱。其春秋泮涸,遣官率刺史祭以牲劳,有玉币"。据此可知,除《嵩岳碑》外,北魏同时还在恒岳、华岳建庙立碑。现恒、华两碑已不存。但清末民初学者刘铁云藏有《华岳碑》拓本,民国时有正书局曾影印行世。该碑立于太延五年,其碑文内容与《嵩岳碑》大体相同,少有异文。碑文中提到:华岳庙"旧祠毁坏,更造新庙,太延元年乙亥冬十月戊□□"云云。可知北魏当于太延元年(435)开始建造华岳新庙,至太延五年(439)完工,立碑记事。嵩岳庙的建造和立碑,大约也在同时。故《嵩岳碑》文中亦云:

又以天师□□,受对扬之诀,乃□服食□士,修诸岳祠,奉玉帛之礼,春祈秋报,有大事告焉。以旧祠毁坏,奏遣道士杨龙子更造新庙。太延□□□□□□□□□□□。

这段碑文残缺甚多,但从文中尚存"太延"二字,可知嵩岳建庙立碑应在北魏太延年间,大约与《华岳碑》同时。碑文所谓"修诸岳祠",即指北魏于太延年间修造恒岳、华岳、嵩岳庙之事。

 《嵩岳碑》之建立时代已如上述。至于其碑文的撰书者,虽然有前人题作寇谦之,但笔者怀疑应是北魏司徒崔浩所作。据《魏书·释老志》载,崔浩曾上书太武帝,推荐寇谦之,并积极鼓动太武帝灭佛。《嵩岳碑》的行文用语风格,与《释老志》所载崔浩奏荐寇谦之的表文及灭佛诏书非常相似,当出于一人之手。清河崔氏家族,是北魏初期的书法名家。《魏书·崔玄伯传》载:崔浩之祖崔悦与范阳卢谌并以书法著名,其父崔宏"尤善草隶行押之书,为世摹楷"。崔浩本人也工书法。《魏书·崔浩传》说:"浩既工书,人多托写《急就章》。从少至老,初不惮劳,所书盖以百数……世宝其迹,多裁割缀连以为模楷"。《嵩岳碑》的书法被后人称赞为魏碑上品,以崔、寇二人关系之密切来看,此碑之撰书者,非崔浩则无人能当之。至于寇谦之虽亦工于书法,但不应撰文表彰自己。

 嵩岳庙及碑石的监造者,据碑文称为道士杨龙子。关于他的生平字里,史书道典均未记载。唯《嵩岳碑》的碑阴题名称:"□□□义将军渭南杨龙子,鉴典洛豫二州营造指挥模□□"。又《大代华岳碑》文末亦有题记曰:"□□□□杨□□,字道真,弘农华阴人,迁住秦州,即住南□。弱冠怀道,志慕灵仙,匪躬之操,简存帝心。台遣营造碑阙,功成事就,允合□□,□□书勒记焉,以美其□"。据此可知,嵩、华二碑当皆系杨龙子监造。此人大概为寇氏天师道徒。

《嵩岳碑》因刻立日久,现已剥落漫漶,存字不足三分之一,文字既难通读,笔画亦失其旧趣。传世的拓本,据近人邵茗生考证,有剖字不损本(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藏)、陈叔通旧藏明初拓本(现归故宫博物院)、又龚自珍藏本(现归北京图书馆)、端方藏本(中华书局曾影印)。各本中以陈氏藏本最古,存字最多。《书法》杂志1988年第二期已将此碑拓本影印刊出。《嵩岳碑》的释文,以邵茗生所录最完整,除少数讹漏外,基本上复原可读。当今嵩山、华山道门,应将嵩、华两岳庙碑文重刻,以纪念先师寇谦之。

三唐代道教的投龙简仪

 寇谦之卒于北魏太平真君九年,不久崔浩、太武帝也去世,天师道的地位在北朝渐趋衰落。北魏后期佛教兴盛,其势力进入嵩山。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29《韦节传》载:北魏末年,关中道士韦节到嵩山参谒天师道法师赵静通。赵对韦节说:"嵩高是神仙福地,倾浮屠氏栖于此,非有绝俗之行,直欲托名岳以鬻风声,由是积尸沉魄,秽浊灵山。比者天文气候,怒戾失中,恐灾流于此,尚宜安居耶?"由此可见,当时嵩山道教的势力已不如佛教。

 隋唐时期,嵩山道教又兴盛起来。茅山上清派是隋唐影响最大的道派。隋大业七年,上清派宗师王远知应诏扈驾东都,曾奉敕修斋于嵩山。唐初武德年间,秦王李世民出兵河南,消灭洛阳军阀王世充,途中与房玄龄微服私访王远知。王远知对李世民说:"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王远知弟子潘师正,奉师命隐居嵩山逍遥谷二十余年。唐高宗出巡东都洛阳时,曾两次上山拜访问道。明《道藏》所收《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一书,即潘师正与唐天皇(高宗)就道教教义相互问答的记录。潘师正的弟子司马承祯、吴筠,亦曾居住嵩山。

 唐代皇室与道教关系密切,道教所创的斋醮仪式,深得帝王贵族喜好。他们经常召请道士建坛设醮,为国家及家人祈福禳灾。凡有国家庆典、皇室祖先忌日超度、皇帝或后妃公主寿诞庆贺,以及天旱时请神降雨、洪涝时请神放晴等事,皆有道士出场行醮做法。"投龙简"是道教为皇家举行的一种斋醮仪式,属灵宝金箓斋法。该法事可能源于早期天师道投三官手书于山水的忏悔仪式。东晋问世的古灵宝经《洞玄灵宝赤书玉诀》中,已有投金龙玉简削罪除过仪式。上清派经书《洞真青要紫书金根众经》,南朝道士陆修静编《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天师道经书《正一法文护国醮海品》等,亦载有投简科仪。后来仪式不断完善,本文篇幅所限不能详述。可参见北周武帝敕编《无上秘要》、唐王悬河编《三洞珠囊》、唐末杜光庭编《太上黄箓大斋仪》等书。

 投龙简的主要程序,是在设醮祭祀山川岳渎后,将金龙玉璧或刻写有名刺告文的金银铜玉简牍投埋于山水,旨在招真致灵,镇伏山川,消除罪过,长生成仙。据说金简玉璧是向神灵传达帝王心愿的信物,金龙则是传信的驿使。从唐宋以至元明,道教投山水龙简醮仪成为官方祭祀岳渎的典礼。道士奉敕为帝王祭祀山水投龙的记载屡见于历代碑刻或文献。从清末至今,不断发现有刻写告文的历代龙简实物。二十世纪初,法国汉学家沙琬(Chavanne)发表《投龙简》论文后,国内外学者结合最新考古资料,不断有研究论文发表。

 据诸家考证,道教投龙醮仪成为官方祭典大约始于隋唐。尤以唐高宗、武后、玄宗时最盛行。留下的重要文物,有泰山东南麓王母池的唐代《岱岳观碑》(碑文见《道家金石略》);清道光年间湖南衡山发现"唐玄宗南岳投龙铜简"(原件今藏贵州省博物馆)。1982年,河南省登封县村民在嵩山峻极峰,发现"武则天中岳投龙金简",则是建国后道教考古的重要成果。中央电视台四频道《走遍中国》节目,最近演播了发现中岳投龙简始末的视频。该金简现藏河南省博物馆,《道家金石略》登载其上文字:

 大周国主武瞾,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瞾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这件文物对研究唐代道教投龙简,具有很高的价值。唐代前期,投龙简是国家常用的祭典,各地道士都曾奉敕举行醮仪,尤其在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投简最频繁。武则天金简中提到的"小使臣胡超",即唐高宗、武后时洪州西山游帷观(今南昌西山玉隆万寿宫)著名道士胡惠超。据唐颜真卿《华姑仙坛碑铭》及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载,江西抚州临川县女道士华姑,曾於武后长寿二年(693)至洪州西山,拜访天师胡超问道。另据《全唐文》卷97所收武则天《赐胡洞真天师书》,内称:"先生道位高尚,早出尘俗,如轩历之广成,汉朝之河上,……倘蒙九转之馀,希遗一丸之药"云云。宋代《太平广记》卷288引唐张鷟《朝野佥载》,谓武周圣历年间洪州有胡超僧,隐居白鹤山学道,微有法术。武后使合长生药,所费巨万,三年乃成。武后服之以为神妙,希望长生久视,故改年号久视元年。可见这位胡超(字拔俗)颇得武则天宠遇,因此命他来嵩山投龙。关于胡惠超的生平事迹,《道藏》中还有许多资料,不再赘述。

 替武则天往五岳四渎投龙简的道士,还有一位金台观主中岳先生马元贞。据《道家金石略》载唐代《岱岳观碑》,马元贞及其弟子在天授二年(691)至三年间,数次奉敕往各地设醮投龙,庆祝大周革命成功。足迹涉及山东泰安(东岳庙)、曲阜(孔庙)、河南登封(中岳庙)、济源(奉仙观)、桐柏(淮渎庙)等处。

 总之,汉唐时期道教在中岳嵩山发展兴盛,留下丰富的文化遗迹。嵩山中岳庙自唐以来历代多次重修,现存庙宇系清代整修,仍保留宏大规模和众多文物古迹。嵩山道教文化遗产,今后仍待继续发掘。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