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珪和尚嵩岳寺讲授五戒
来源:登封市人民政府  时间:2014-07-23 16:03:00  

 盛唐时期,在嵩山弘扬禅法的还有中国禅宗六祖之一法如禅师的“受业”弟子、嵩岳寺主元珪和尚。 元珪和尚,俗姓李氏,洛阳人。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出生,幼年即崇信佛教。上元二年(675年),唐高宗太子李弘死,已经31岁的李氏子,正式被剃度为僧,取法名元珪。永淳二年(683年),受具足戒,隶居嵩山闲居寺(即嵩岳寺),“宿德殖本,无师自悟,以习《毗尼》,虽勤无解,又到嵩山会善寺拜道安为师,在道安国师的指导下,很快“印以真宗,顿悟玄旨。”不久又在洛阳大敬爱寺遇到定门之首法如禅师,开始在法如禅师门下受业。期间,积极会同“四海标领僧众,集少林精舍,请开禅法。”垂拱二年(686年),法如禅师在禅宗祖庭少林寺开坛说法,元珪和尚正式在法如禅师门参禅三年,“验之先说,信而有证,遂蒙启发,豁然会意,万象皆如。圆□在目,动静斯溢,契彼宿心。”永昌元年(689年)七月,法如禅师“寂然卒世”后,元珪和尚以嵩岳寺为道场,继续弘扬禅法。元珪和尚一生传法的行实,宋《高僧传》卷十九、《五灯会元》均有记载,其中都详细地记录了元珪和尚对一个皈依者讲解五戒的具体内容和奉持方法。 有个身体魁伟,穿着官服,随带侍从数名的人,到嵩岳寺会晤元珪和尚。元珪和尚看到来者为非常之辈,问:“你是善意来同我结交呢?还是随便来这里游山玩景的呢?”来者没有回答元珪和尚的问话,反而问道:“你认识不认识我是谁?”元珪和尚说:“我们出家人同你们俗家人一样,咱们初次见面,我怎会知道你是谁!”来者夸耀自己说:“我是能叫人生与死的人。”元珪和尚听了这咄咄逼人、带有威胁性的话,只是微微一笑,说:“我本来就不生,你怎能叫我死!我看人的身体是空无一物,我和你都是一样,难道你能坏空一切人和你自己吗?”来者一听,知道元珪和尚已经完全悟入空境,赶快恭恭敬敬的给元珪和尚施礼,请求说:“我已经知道大师你有广大之智,请你度我出世,授我以正戒。”元珪和尚说:“你既是来向我求戒,当然我可以对你授戒。但佛门戒律,只授佛门弟子,不授佛门以外的俗人。我怎么能给你这样身份的俗人授以正戒呢!”来者立即表示:“我愿意皈依你为佛门弟子,请师傅你开始对我授以正戒。”元珪和尚看来者改变了原来那种蛮横态度,诚恳地向自己求戒。于是便“秉炉正机”,开始给来者授戒,说:“我先授你以五戒,你若能奉持,你就说能,若不能奉持,你就说不能。”皈依者说:“行”。元珪和尚说;“你能不淫吗?”皈依者不说自己能不能奉持,而说:“我已经娶妻成室了啊!”元珪和尚说:“不是说你现在娶没娶妻,而是要求你不能再有罗欲。”皈依者对“罗欲”二字的含意不甚理解,只是摇头不语。元珪和尚看出来皈依者没有听懂,又进一步讲解道:“所谓罗欲,是指除了你同你的妻子以外的多欲、邪欲。”皈依者完全听懂了淫戒的含意,说:“要是这样,我能奉持。”元珪和尚问:“你能不盗吗?”皈依者随即答道:“我家境富有,我什么都不缺,我不会去偷盗别人。”元珪和尚讲解说:“不是指你有没有盗窃行为,而是要求你,不要因为有的人对你行贿,你就给人以福,反之,你就给人以祸。”皈依者表示:“要是这样,盗戒我也能奉持。”元珪和尚问:“你能不杀吗?”皈依者说:“我现在掌握生杀权柄,惩罚罪犯保护众生是我的职责,我怎能对那些罪有应得者不杀呢!”元珪和尚讲解说:“不是指你杀与不杀,而是说你该不该杀,在杀中不要有滥用权力,出现不该杀的误杀。”皈依者说:“我能奉持。”元珪和尚问:“你能不妄吗?”皈依者很自信的说:“我为人正直,从来不曾有过妄想、妄为。”元珪和尚讲解道:“不是指自觉的妄言、妄为,而是要求你对每一件公案,事前定的处理方法和事后对问题的处理结论,没有不合法律和实际的。”皈依者说:“我能奉持。”元珪和尚问:“你能不遭酒败吗?”皈依者问:“师傅是要求我滴酒不尝吗?”元珪和尚说道:“是指不能因酒误事。”皈依者说:“我能奉持。” 元珪和尚讲解了五戒的具体内容以后,接着又讲解了如何奉持五戒的方法和要求,说:“在奉持五戒的时候,要真正用心按戒律去做,而又不要认为自己是受到戒律约束才这样做的,要承认戒律是客观存在着的东西。而又要做到无戒律同有戒律一样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你是这样的真心奉持了戒律,就能达到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变化不为动,毕尽寂默不为休。悟到这样的境界,就能做到虽然已经娶妻如同未娶;虽然终日忙于工作而不会错误;虽然有人给你行贿,你就自觉不去受贿;虽然你也喝酒,但不会因酒醉而误事;虽然掌握权柄,而不会滥用权力。”元珪和尚的精辟讲解,使皈依者心服得五体投地,诚恳地表示说:“我以往愚昧,从来未听过象师傅你今天讲得这样透彻,这样入情入理。今天你所受五戒,弟子我一定认真用心奉持。”元珪和尚满意地说:“你若能如言,也算吾用心不妄。” 元珪和尚做嵩岳寺主27年,唐开元四年(716年)圆寂,世寿73岁,弟子们为其造塔于嵩岳寺东岭。塔铭记载:“自达摩入魏,首传慧可,可传粲、粲传信、信传忍、忍传如,至于和尚(元珪),凡历七代,皆为法主,累世一时。”尊法如为禅宗六祖,自称是禅宗第七代法主。可见元珪和尚在中国佛教禅宗史上的地位。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