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和尚助秦王,嵩山佛教鼎盛期
来源:登封市政府办  时间:2013-03-06 14:03:00  

北魏末年天下大乱,中国禅法重心由嵩山向外地转移。北周建德中,武帝宇文邕,纳元嵩之说,断释老之教,嵩山佛教再遭法难。直到隋文帝,“开皇中有诏,二教初兴,四方普洽,山林学徒,归依者众。其柏谷屯地一百顷,宣赐少林寺。”嵩山佛教又有新的转机。隋朝末年,群雄纷争。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自立称帝,国号大唐。隋东都留守王世充也据地自立,国号大郑。王世充在伊洛河两岸,中岳嵩山南北,掠占了大量土地,直接侵害了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嵩山各个佛寺的利益,同嵩山佛寺僧众处于尖锐对立地位。唐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李渊令秦王李世民挥师伐郑,嵩山佛寺僧众自然站在唐军一边。在唐、郑决定胜负的柏谷屯会战中,形势对唐军十分不利,嵩山少林寺僧志操、惠瑒、善护、昙宗等率众以拒伪师,抗表以明大顺。执王世充侄仁则以归。使唐军转败为胜,为大唐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了大功。本(唐)朝太宗嘉鞭其义烈,频降玺书宣慰。对参战13名和尚各有封赏,其中昙宗和尚受封为“大将军”僧。武德七年(624年),唐王朝“敕许发京寺骁悍千僧充用军伍,则僧人为帝王所利用。”同时,唐朝还给予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嵩山佛寺许多特权。于是嵩山佛教进入鼎盛时期。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