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南北分争中的嵩山会善寺
来源:登封市人民政府  时间:2013-03-04 10:14:00  

嵩山积翠峰下的大会善寺,是盛唐时期中国最著名的佛寺之一。这里不仅高僧辈出,而且是禅宗南北分争中直接交锋的重要道场。

弘忍灭度以后,大通神秀于唐咸亨五年(674年),离开黄梅双峰山东山寺,到当阳山度门寺传法。武则天听到他的声望,召请他到西京长安,受到“肩舆上殿,亲加跪礼”的特殊待遇。中宗时,神秀更受礼重,称“两京法主,三帝国师。”神龙元年(705年),神秀在东京洛阳天宫寺圆寂,谥“大通禅师”。神秀门人众多,最著名的是嵩山大会善寺主普寂和长安大慈恩寺主义福。他们继承神秀法席,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分别以嵩山会善寺和西京慈恩寺为道场,广传神秀禅法。

普寂禅师,幼年出家,“遍寻高僧,以学经律。秀住当阳,寂往事师,凡六年。神秀奇之,尽以其道授焉。”久视元年(700年),神秀年高,荐普寂给朝廷。唐中宗“特下制令,普寂代神秀统领法众。”其宗风大盛,有“两京之间皆宗神秀之概”。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普寂临终前遗言门人:“吾受托先师,传兹密印。远自达摩寻可,可进于粲,粲钟于信,信传于忍,忍授于大通,大通贻吾,今七叶矣!”立神秀为禅宗六祖,自称七祖。普寂圆寂以后,谥“大照禅师”。普寂嫡传法嗣有洛阳大敬爱寺主法玩禅师,一代圣僧一行。北宗后来又“大照传广德,广德传大证,一一授手,一一摩顶,相承如嫡,密传法印。”

大鉴禅师慧能是史书记载的中国佛教禅宗六祖。从五祖弘忍八个月,得衣钵后到岭南传法。唐神龙二年(706年),中宗遣内侍薛简往曹溪召慧能进京。他以“久处山林,年迈风疾”,辞却不应。先天二年(713年),圆寂于新州国恩寺,唐宪宗时谥“大鉴禅师”。慧能禅师门下弟子数以千计,嫡传弟子中最著名的有南岳怀让(请注意:此人原在嵩山会善寺从道安国师数年,后来又到岭南从慧能),青原行思,南阳会中,菏泽神会和嵩山净藏等。

净藏禅师,俗姓戚,山东济阴郡人。唐咸亨五年(674年)生,长寿二年(693年),落发出家。圣历二年(699年)到嵩山会善寺从道安国师参禅10年。景龙三年(709年),道安国师圆寂,又到岭南从慧能参禅五年。“能遂印可,付法传灯,持而北归。”开元二年(714年),回到嵩山会善寺弘扬南宗禅法,直到天宝四年(745年),主持会善寺30年。“造写藏经50余卷,师乃如如生象,空空烈迹。可、粲、信、忍宗旨密传。七祖流通,起自中岳,……,化流河洛。屡积岁辰,不惮劬劳,成崇盛教。”在中国禅宗南北分争中,净藏禅师开南宗北传先河,随后才有菏泽神会,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帮助唐王朝征收度僧税钱,以补军费不足有功。后来唐德宗令皇太子,楷定禅门宗旨,搜求传法正、旁,以神会为禅宗七祖,使南宗禅法在佛教禅宗史中取得正统地位。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