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登封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党建凝聚起干事力量,迸发出创业活力,为推动美丽登封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本报将对涌现出的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典型党支部,进行一一展示。
登封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党支部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贡献全部力量
登封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党支部是以第一检察部全体党员为基础成立的党支部,共有党员11名,预备党员1名。自2019年检察机关机构改革设立以来,充分利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工作职能,公正司法、执法为民、敢于担当,积极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为登封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贡献全部力量。
加强支部建设,提升政治思想。第一检察部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每周支部例会制度和每周政治学习制度,宣传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认真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议,保证党支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职能充分发挥。严格司法办案,彰显公平正义。以人民为中心,促和谐保稳定。围绕服务大局,以为民执法和保障社会稳定为原则,主动作为,在办案中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做到办案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高度统一。
少林街道雷家沟村党支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民强村
登封市雷家沟村位于少林街道北部的偃师、巩义和登封三地交界处,地处嵩山腹地,比邻少林景区,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现有总人口1300人、党员45名。
近年来,雷家沟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村美宜居、宜业宜游、富民强村”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党建领航、六村联创、三亮一争”工作,真正把党的组织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体现到了为发展领航、为正气开道、为群众服务的具体实践中,连续数年摘得河南省生态村、河南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夯实基础阵地建设,建成了功能完备的一流阵地;注重产业引领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写生俱乐部、旅游产品开发、特色采摘体验园等8个产业相继落地实施,解决了200余人的就业门路问题;狠抓环境提升整治,抓示范、亮身份、树榜样,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带动群众主动参与到街景整治行动中来,使村域环境得到了历史性提升;倡树文明和谐新风,大力开展文明标兵评比、快乐星期天等文化活动,扬新风树正气促和谐;推动社会治理有效,创新推出“街长制”,分街分片划定“责任田”、实行“包格制”,推行月观摩、季评比、年排队,植入规矩理念、形成习惯效应。
登封市公安局崇高路派出所党支部多措并举强化为民服务
崇高路派出所党支部成立于2018年3月,现有党员24人。其中正式党员23人,预备党员1人。近年来,该所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在基层党建和业务素质方面均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
加强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开展先进性教育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加强队伍管理、充分发挥模范先锋作用。以打防管控保平安,进一步增强公安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强化为民服务,创人民满意窗口。在户籍窗口日常接处警工作中不断增强服务观念,设立党员示范岗、民警公示栏,敢于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在窗口推行延迟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主动上门服务。依托“就跑一次”对群众来所办理业务,实行一次性告知。对于民警有事无法当场办理,可将手续留下,待办理完毕后交给本人。定期到辖区开展“警民恳谈会”,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通过听民情、访民意、解民忧,切实提高辖区居民满意度和安全感。把为群众送温暖,开展帮贫助困活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以突出“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实践载体,立足当前、解决群众愁难急盼的具体问题,着眼长远、完善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卢店镇卢南村党支部党建引领明思路 振兴乡村谋发展
卢南村属于卢店镇中心村,辖区有14个社区楼院,外来人口多,流动人员多,近万人居住在辖区内。为更好地传播党建文化正能量,该村筹资20多万元新修建了党建文化广场、党建文化墙和百姓大舞台,满足了多元化的党建活动需求。
规范管理,提供精细服务“管家队”。卢南村村“两委”外出学习先进的物业管理经验,争取对辖区进行物业管理全覆盖,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便利。一方面成立了社区服务志愿管家队和安全排查小组,配合辖区民警定期对社区楼院,居民住宅电器线路、燃气管道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宣传用水用电知识,进一步促进卢南村平安建设工作;另一方面进行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农村居住环境。村“两委”干部带头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走进辖区背街小巷,清除路边白色垃圾、小广告、杂草等,维护社区卫生干净整洁。通过结合“亮赛比”活动、开展“谈党建体会、讲支部故事”,充分调动了卢南村村组干部和所有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彻底改变了以前软弱涣散村、治安案件频发村的落后局面。
嵩阳街道迎仙阁社区党支部为居民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嵩阳街道迎仙阁社区辖区包括滨河路以东,阳城路以西,崇高路以南,少林路以北,占地面积762亩,共有居民1400余户,驻区单位9家,楼院13个,独院居民区4个,社区物业2个,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共8个。迎仙阁社区党支部现有“两委”干部5人,党员66人,其中市直单位和企业、乡镇离退休党员47人。
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建立起“社区党组织+小区、片区党支部+楼栋、巷道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按300户为一个单位,将社区划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成立党支部,由社区“两委”干部担任支部书记。每个片区居民组织成立自管会,自管会由3~7人组成。按居民户数每50户为一个单位,将社区划分为26个楼栋,推选出26名楼栋长,楼栋建立党小组2个。
巩固老旧小区整改提升效果,与辖区的郑州万鑫物业公司签订社区化物业管理合作框架协议,鼓励引导物业公司入驻迎仙一院,进行统一管理。在小区张贴物业管理全覆盖公告,为物业公司协调办公用房,各项管理制度和物业服务信息也及时在小区进行公示,由物业公司安排保安、保洁人员,尽快为居民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唐庄镇王河村党支部凝心聚力共建美丽王河
王河村位于唐庄镇西北部,地处石淙河上游,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全村共有12个自然村,村内党员60名。曾经的王河是省级贫困村,自该村被定为郑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后,定下了“抓生态、抓新风、抓产业”的工作思路,全村上下凝心聚力谋发展,共建美丽王河。
强化党建引领,建设红色王河。坚持“围绕生态抓党建,抓好党建保生态”工作思路,将党建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筹、深度融合,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先保护、后开发,以“红色党建”助力“绿色生态”。强化党建引领,建设文明王河。该村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增强美丽乡村软实力的着力点,创新方法,结合“逐村观摩,整乡推进”“亮赛比”活动,将村规民约、党员积分管理纳入党员星级评定内容,教育引导党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强化党建引领,建设产业王河。该村坚持“党建+产业发展”,把党建工作融入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依托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建设集亲子游乐、乡村旅居为一体的精品美丽乡村,大力发展周末游,吸引社会投资,引入农家乐、民宿等项目,完善全域旅游产业链,规划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将小作坊做成大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