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正文
登封颍阳镇:富民核桃种了2万亩
来源:今日头条  时间:2020-05-22 16:34:00  

5月14日,登封颍阳镇中灵山下,驱车穿村过巷,核桃林绵延不绝,好似为道路筑起一道道绿色的屏障,细看树上,一颗颗核桃缀满枝头,油绿喜人。

经过多年的发展,颍阳镇的核桃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涉及李洼、于爻、李庄等19个行政村,为当地脱贫攻坚、农民增收贡献了重要力量。2016年,该区域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中灵山国家级核桃种植示范基地。

颍阳镇种植核桃是从2003年开始的。当年的颍阳镇农办主任王麦伍如今是该镇党政办主任。他说:“刚开始在李洼村试点,只种了几百亩核桃。大面积推广种植是从2009年开始的,此后的好几年都是每年增加几千亩,最终达到目前2万亩的规模。”

中灵山是嵩山余脉,山下地势起伏,土地干旱。“在经济作物方面,我们曾经种过烟草、中草药,因为土质不适宜,都没有成气候。”于爻村村民冯文献说,“后来看到邻近的李洼村种核桃效益不错,我们村利用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也加入了种核桃的行列。越发展越多,现在附近十几个村都种上了核桃。按照我的估计,应该涉及到百分之六七十的村民。”

为了统一品牌,抱团发展,2010年,冯文献牵头成立了登封市钰翔核桃种植合作社。该合作社以服务万家、带动万家、致富万家为目标,共吸纳了社员700多人,现有核桃晾晒场地7000平方米,库房550平方米,收购场地1200平方米。近年来,该合作社农产品购销旺盛,每年收购、出售以核桃为主的农产品300吨以上,购销额120余万元,带动社员每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成为当地增收富民的好平台。

作为登封市钰翔核桃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冯文献介绍说:“合作社就是为种植户服务的。我们经常邀请林业部门、农业院校、相关公司的核桃种植专家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统一组织测土配方、确定肥料品种数量和施肥方法,提升核桃品质,降低种植风险。”

脱贫攻坚阶段,该合作社与70户贫困户签订了带贫协议,帮助他们稳定增收。杨窑村曾经的贫困户杨海辰种了12亩核桃。“核桃的价格波动大,价钱高的时候每亩能收入7000块,价钱低的时候每亩收入2000多块。”他说,“幸亏有合作社,价格低的时候才有保障。有一年核桃价钱低到每斤七八毛,合作社硬是按每斤一块钱的保护价收的。”

“‘谷子上囤,核桃挨棍。’白露打核桃,盼着有个好收成,可是近些年有些地块的核桃产量不增反减,这是因为当初栽树太密了。一亩地种核桃树不能超过31棵,不少农户都种到了五六十棵,密度太大,不透风,不见光,挂果量上不去。要想长久发展,必须剔掉多余的核桃树,同时进行矮化。可是现在还有人下不了决心。”合作社的技术员冯见中不无忧虑地说。

一方面老核桃林需要剔树矮化,另一方面随着各地核桃种植增多,市场竞争加剧,中灵山国家级核桃种植示范基地进入发展关键期。

在冯文献看来,中灵山的核桃产业要发展,深加工是不能缺少的。“一是冷库储藏青核桃,让消费者一年四季可以吃上鲜美的青核桃;二是面向高端市场加工核桃油。”目前,合作社除利用扶贫资金建成了核桃剥皮、筛选生产线外,还建成一座冷库,可以储藏300吨青核桃。“错位竞争,打开销路,增加附加值,这样才能让社员们稳住心,多挣钱。”冯文献说。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