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贵:嵩山一草民 文笔见精神
来源:郑州晚报  时间:2020-12-03 10:21:00  

李白、杜甫、杨兰春等,古往今来,那些镌刻于嵩山上的文人墨客,用文字和艺术构筑起华夏辉煌悠久的文明。如今嵩山聚集更多优秀的文化人士,构筑了嵩山文化的风骨和嵩山文化现象。为此,本报联合登封市文联开设“文艺嵩岳”专栏。本期讲述登封市作协副主席王银贵的艺术人生。

他是在文学天地长成一片绿荫的人,时常笑称自己是嵩山一草民,一根秃笔壮精神。他就是王银贵,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登封市作协副主席。

追梦路上文学梦圆

王银贵从小就喜欢文学,农村长大的孩子,尽管有一个文学梦,但迫于生计,他曾先后从事过建筑、煤矿等体力劳作,因此便有了《建设者之歌》《我骄傲,我是矿工》的问世;在医院护理病人期间,他深为医护人员的博爱胸怀所感动,于是便顺笔写下了《白衣战士之歌》以歌颂;走在城市大街,看到红绿灯下的交警,不管炎夏与寒冬,始终坚守岗位,才使《交警之歌》跃然纸上;香港回归之际,一曲《大团圆》便是他由衷的心声……《环卫工之歌》《登封之歌》《故乡的歌》《中国共产党之歌》《园丁颂》等一首首诗歌见诸报纸杂志,各行各业值得讴歌的诗篇在笔底诞生,方格纸上一行行诗句在歌颂着各行各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们,同时也见证着伟大祖国的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王银贵的诗歌作品曾获第三届“黄河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奖赛优秀奖、“海峡杯”两岸和平诗词联大赛三等奖、《中国作家》第二届“金秋之旅”笔会三等奖;诗歌和楹联分别入编《当代青年爱情诗选》《中华对联集成河南卷》《中国当代对联文库》《中华诗词总汇当代卷》《情系海峡两岸和平诗词联大典》《2007—2008中国诗歌选》及《登封市志》《嵩山志》《登封文化志》《相约嵩山》等10多部典籍。

侠骨柔肠热心公益

“王银贵是登封文坛的活雷锋。”登封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阎锦木说,“2009年为支持嵩山申遗,他无偿捐献描绘有嵩山风光的民国时期珍贵画册《燕雨楼画稿》;他热心助人,经常无偿为文友校对文稿,他无私奉献,把自己诗集义卖帮助贫困学子,感人事迹一大筐。”这是登封文学界前辈对王银贵的评价。

2007年,他介绍热心人士向革命老区君召乡红石头沟村贫困学子资助学费5000元;2010年,他参与救助东华镇烧伤宝宝;2011年至今,他先后参与多起救助活动……王银贵用自己的侠骨柔肠温暖了一颗颗绝望的心灵,用博爱胸怀,救助了一个又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不负痴情恒心有成

日积月累,不负痴情。王银贵现已出版了3本作品集,分别是《紫云轩诗草》《紫云轩诗情》《嵩山草芥诗文集》,他创作的对联:“足踏名山寻真道,道达仙境;心悟红尘过此门,门通神宫”,嵌入嵩山景区“寻真门”牌坊,为嵩山增光添彩。他为著名画家封曙光巨幅画题跋:“巍巍嵩山,神奥天中,三六亿载,卓然横空,肇启人类,孕育文明,峻极挺拔,博大襟胸,荟萃三教,代有禅封,武林圣地,初创禅宗,汉阙传奇,周柏誉盛,地质瑰丽,五代共荣。名刊世遗,寰宇闻名。”《嵩岳幽峻图》在登封诞生,悬挂于人民大会堂人大常委会第二会议厅;为登封本土歌手张六水写歌词:《再唱少林牧羊曲》《中岳嵩山》《登封中中中》《我要去登封》等在乐坛唱红。

诗歌为王银贵打造了一个充满阳光的精神家园,这家园是他用青春的磨难和生命的博弈所换取的。在这个家园里,璀璨的阳光使王银贵的诗情奔涌,艰辛的生活阅历、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化作了一行行诗句,在关注社会、关切他人的同时收获了生活中的幸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