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庄镇箕阳新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何可 通讯员 韩心泽 杜帅武
3月19日,记者到登封市海拔最高的唐庄镇范家门村采访,这个海拔1100米的省级贫困村,过去山路崎岖、吃水困难,群众久困深山,致富无门,如今,新修的5公里水泥路直连乡镇公路,从镇区坐车20分钟就能到达村旅游接待中心在建工地。
工地上,正在打磨石块砌墙的49岁村民宋海乾打开了话匣子:“村里引进深圳一家公司搞旅游开发,俺原来的老宅在村集体入了股,现在搬进了镇新型社区125平米的楼房里。俺早上6点坐车从社区赶回村里干活,一天工钱一百四五十元,一个月能有近四千元的收入,老婆在镇产业园槲叶厂上班,每月也有1000多块工资,加上土地租金和老宅入股收入,你说能不脱贫吗?”
唐庄农民创业园
范家门村民们的舒坦日子,是登封借力工业转型升级,以产业带动就业,凝聚脱贫攻坚合力,构建“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的缩影。记者从登封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了解到,到2016年底,全市共退出贫困村序列53个,完成脱贫3559户14046人,占郑州市下达的目标任务的117%,实现了脱贫攻坚任务大头落地,不少群众不但快捷脱贫,而且实现致富。
登封地处豫西山区,多数村地处浅山丘陵地带,贫困人口基数位居郑州市县(市)前列。为此,该市按照“上不去的搬下来,条件好的推起来,有产业的扶起来,无产业的带起来,能示范的建起来”的工作思路,布局全市的山区农村发展工作。“十二五”期间,在引导域内43家煤企转型的过程中,登封在各乡镇因地制宜谋划建设了25个特色产业园,为山区群众搬下山来有活干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间,采取“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持”的方式,启动建设新型社区41个,累计搬迁群众15.2万人,同步实现农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7.8万人,其中,实施技能培训转移就业脱贫3360人。在登封市产业集聚区的TATA木门车间里,大冶镇西街村贫困户的马林涛告诉记者,上班刚满一年,现在工资都拿到4000+了。
精准扶贫工作中,登封又引导35个资产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家一对一帮扶贫困村选项目、上项目,努力夯实贫困村的产业基础,并修筑乡道55条523.625公里、村道768条1097.305公里,为各类产业性精准扶贫举措的实施备足了交通条件。
三木绿源项目
对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的贫困村,登封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发展模式,帮扶科技产业化项目,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2016年共流转土地3000多亩,实施项目21个,三木公司、华橙养殖公司、润楷园林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3000多人。在有一定生态、人文资源优势的贫困村,结合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采取“搬迁+种植+旅游”的模式,帮扶具有山区区域特色的经济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2016年共扶持项目8个,辐射带动贫困村10个,带动贫困户就业908人。徐庄镇农办主任王会亮介绍,该镇依托河南军分区司令部旧址、八路军后方医院等红色遗存,积极实施大熊山旅游区扶贫开发项目,已累计投资1.2亿元,流转土地1300亩,接待远近游客10万人,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带动附近3个行政村390户贫困户增收27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