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天下奥
来源:登封市人民政府  时间:2020-10-23 09:06:00  

嵩山位居五岳之中,耸立于河南省中部,东望省会郑州,西邻九朝古都洛阳,南横颍水,北依黄河,整个山脉东西绵延近百公里。嵩山山系自西向东依次有万安山、安坡山、马鞍山、五佛山、挡阳山、玉寨山、嵩山主峰(峻极峰)、五指岭和尖山等,峰岳连绵,隐秘深奥,气势磅礴。嵩山地区的地质遗迹主要分布在玉寨山、嵩山主峰和五指岭一带。玉寨山又名少室山,群山耸峙,拔地腾霄,雄居于嵩山主峰西南,海拔1512米。嵩山主峰古称太室山,巍峨雄伟,屹立于登封城北,峻极峰海拔1492米。五指岭蜿蜒起伏,层峦叠嶂,逶迤于嵩山主峰东北,海拔1215米。嵩山古老神奇,世称“嵩山天下奥”,它荟五岳之精华,纳三山之灵气,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正如清乾隆皇帝游嵩山曾作《会善寺》一诗云:“自古山川秀,太少无穷奥”。《诗经·大雅篇》赞美嵩山:“嵩山惟岳,峻极于天”。宋代范仲淹曾发出“不来峻极游,何以小天下”的感慨。嵩山的主要山脉是太室山和少室山。太室山风景秀丽壮观,历史文化灿烂,著名的景观有卢崖飞瀑、松涛鹤翔、嵩门待月、仙人采药、天灵乘轿、嵩阳洞天、启母石、逍遥谷等。景区内寺庙遍布,古塔争萃,碑刻林立,有我国最古老的佛教砖塔——北魏嵩岳寺塔,我国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法王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我国第一座尼僧寺院——永泰寺,嵩山碑王——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等。少室山最有名的风景区为三后寨景区。三后寨景区内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森林环境幽美,有莲花寺、安阳宫、清微宫、清凉寺、玉皇庙、少室阙等人文景观7处;猴子观天、云峰虎啸、御寨落日、少室秋色、千尺飞瀑、鹞子翻身、大仙峡、云霄峡、水帘洞、骆驼石等自然景观40余处。三皇寨具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北恒之奇,南衡之秀。深秋时节,你亦可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之壮丽美景。这些看起来林林总总、多姿多彩的奇峰秀水,如若让地质学家归纳一下,都是地质遗迹景观。嵩山具有复杂的地质地理条件,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从而也造就了种类繁多的地质遗迹,内力地质作用形成了宏伟壮阔的构造形迹;外力作用镌刻出鬼斧神工的岩溶、丹霞地貌。正是这些奇峰、幽谷、荗林,秀丽多姿,飞瀑、流泉、龙潭,旖旎秀美,构勒出千姿百态,使其成为人间美不胜收的仙境,名播世界的旅游圣地。嵩山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上,也是最早的载体之一。在嵩山可以领略中华民族八千年历史进程,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三皇五帝、夏都阳城在这里均有遗址。在嵩山的峰林之间,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道教圣地中岳庙,儒教景观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鼎足而立,使嵩山成为少有的佛、道、儒三教汇聚之地。寺、庙、宫、观林立,祠、庵、塔、堂、院、宅、台、坛、阙、馆举目皆是。据统计,有十寺、五庙、五宫、三观、四庵、四洞、三坛、二台、三阙、一院、碑刻几百通,古塔270多座。这些古建筑集历代典型建筑之大成,其工艺造诣巧夺天工,是中国少有的建筑艺术宝库。嵩山有72峰,峰峰有典,峰峰诱人。山中涌泉、玉溪、飞瀑、龙潭、松林、云海、石壁、断崖、呈立体交叉,相映成趣,通体勾画了嵩山既雄伟又秀丽的景色。嵩山自古以来吸引了众多的帝王将相、人文学士、高僧名道、墨客骚人前来禅祭、隐居、传道、讲学、题字、立碑、习武、浏览。嵩山还是中国功夫——少林武术的正宗发源地。嵩山风景名胜区内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13处,省级13处,郑州市级8处,登封市级163处,是名符其实的“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嵩山不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十分丰富,它的动植物种类也很繁多,野生植物资源有2750种之多,嵩阳书院内树龄4500年的“将军柏”已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野生动物资源有兽类7种、鸟类30余种。其中黑鹳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鲵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嵩山的地质地貌举世罕见,自然风光如诗如画,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处处透射出一种神秘和灵气。在地球演变的编年史上,地球的年龄约在46亿年左右,而嵩山距今有36亿年的历史。当整个世界还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时,嵩山便横空出世。可以说嵩山见证了整个地球演变的全过程。在嵩山不到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系统、良好地出露着全球绝无仅有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在距今36~25亿年的太古宙时期,由海底基性岩浆喷发作用和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共同构成登封群的花岗绿岩建造,铸就了嵩山的结晶基底。在距今25~5.43亿年间的元古宙,沉积了滨—浅海相的碎屑岩、粘土岩和碳盐岩,即古元古界嵩山群、中元古界马鞍山群和新元古界五佛山群。在距今5.43~2.5亿年间的古生代,发育着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滨海相的碳酸岩,以及石炭系、二叠系的海陆交替沉积的灰岩、碎屑岩、粘土岩。其中广泛贮存着煤、铁、铝、建材等沉积矿产。古生代是生命大爆发的时代,地层中保存着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成为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的见证。在距今2.5~0.65亿年间的中生代,发育着三叠系湖相碎屑岩、粘土岩夹煤线。在陆相盆地——河流环境沉积的中生代红色泥岩——碎屑地层,其中含有丰富的陆生动、植物化石。在距今0.65亿年~现代,沉积了新生界古近系的砾岩、砂岩和泥岩,以及第四系的松散沉积岩。园内缺失留系、泥盆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其中含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及古人类、古文化遗址。太古界、下元古界构成该区基底,岩层走向近南北、晚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构成盖层,岩层近东西向展布,其盖层、基底格局非常显著,接触关系一目了然。在嵩山地区不足20平方公里范围内,清晰保存着发生在距今25亿年、18.5亿年、5.43亿年三次前寒武纪造陆和造山运动所形成的角度不整合接触面及典型的构造形态遗迹。这三次“翻天覆地”的全球构造运动分别被地质学家称为“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根据嵩山地区内“五代同堂”的地层层序和构造运动遗迹的基本特征,按照地质科学的原理,可以追溯出嵩山形成的过程和发展、演化的景象:地球发展的早期阶段,表面被水包裹着。大约从36亿年前开始,嵩山地区的海底发生了来自地幔的基性熔浆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共同堆积了以基性火山岩和酸性侵入岩为主的被称作登封群的花岗绿岩系。在距今25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地质学家称它为“嵩阳运动”。嵩阳运动的结果,使海底沉积的花岗绿岩系受到近南北向的应力作用、温压效应而发生褶皱隆起,漫漫露出峥嵘。后来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嵩山渐渐被夷平了,加上地壳不断下降,夷平的嵩山又被淹没在海水之下,形成海滨和浅海环境,于是接受了被称作嵩山群的碎屑物质、泥质及钙、镁等物质的沉积。到了距今18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被称作为“中岳运动”的全球性地壳运动,来自东西方向的应力作用和温、压效应使海底的碎屑岩—碱酸盐地层慢慢隆起成山,露出海面,嵩山第二次屹立于中州大地。“中岳运动”后,嵩山再次被慢慢的风化、剥蚀、夷平、下降,逐渐被海水吞噬,形成滨海、浅海、山间盆地等环境,先后沉积了被称作马鞍山群、五佛山群和罗圈冰碛层的地层层序。到了距今5.43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又发生了被称为“少林运动”的地壳运动,使嵩山一带大范围地升出海面,形成嵩山山系,结束了地球生命大爆发前的远古宙演化历史。后来虽然发生了古生代广泛的海浸,但嵩山山系的主要山峰始终未被海水淹没,嵩山从此扬眉吐气。在距今2~0.65亿年的中生代晚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使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剪应力,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唐窑—中岳庙断裂和五指岭断裂带拦腰将嵩山山系截为三截,并使峻极峰及五指岭依次向北西方向推移了3公里和7公里。0.65亿年后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嵩山进一步隆升并遭受风化剥蚀,历经沧桑的嵩山终于显现出当今的面貌。嵩山复杂的地质地理条件,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种类繁多的地质遗迹。典型的地层层型剖面,绝灭的动植物化石,重岩叠峰的断块山体,千尺飞泻的悬崖瀑布,清流晶莹,素湍绿潭,幽静宜人的湖光山色,巧夺天工的地学景观,给人以精神陶冶,给人以科学的启迪和深思,给人以文化的源泉。嵩山岩石类型齐全,既有各种类型的片麻岩及片岩等变质岩,又有砾岩、砂岩、粘土岩、碳酸盐岩等系列沉积岩,还有基性——酸性的辉长岩——花岗岩等侵入岩及其喷发岩。嵩山发现有煤、铁、铝土矿、铜、铌钽、磷、石英岩、脉石英、水晶、钾长石、石棉、石灰岩、白云岩、粘土、天然油石与玉石、麦饭石、建筑用砂和石材等18种矿产,其中具有较大开采价值的是石英岩,主矿层产于嵩山群罗汉洞组,其规模达大型——特大型。嵩山如同是一部最直观表现地球发展、地层演变的“奇书”,又恰似一部记录地球几十亿年沧桑巨变的《史记》,有人称它是“地球演变的稀世绝版,五世同堂的矿世奇观”,也有人称它是一部完整的“地学百科全书”,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嵩山集典型、稀有、系统完整性于一身且不可再生的珍贵地质遗迹,是研究地壳演化规律,追诉地球演化历史的理想场所。对嵩山地质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中次七经》记载:“少室之山其下多铁”。《山海经·五藏小经》记录了当时产铁之山有34处,在今河南省境内的有六处,少室山即是其中之一。嵩山地区现代意义上的地质调查,开始于20世纪初。嵩山地区经历的36亿年漫长的地质历史,“三大构造运动”的不整合面,错综复杂纷繁多姿的构造型态,“五代同堂”的地层序列,以及蕴含着的丰富矿产资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包罗万象的地学知识,其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可保护性等,吸引了众多的地质学家和地质工作者到此进行调查和研究,逐步揭开了嵩山地质遗迹神奇的面纱。1950年,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士、河南籍地质学家张伯声教授在登封嵩岳寺塔西南沟中发现了片麻岩与石英岩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确立了“嵩阳运动”。1954年,西北大学张尔道教授把五佛山一带分布的一套轻微变质于不变质的岩层称为“五佛山系”,指出五佛山系于嵩山石英岩之间为不整合接触,最先认识并确立了“中岳运动”.1958年至1959年,中国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所王曰伦教授发表了论文《嵩山地质观察》,进一步证实并肯定了“嵩阳运动”和“中岳运动”。命名五佛山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为“少林运动”。1958年以来,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马杏垣11次登临嵩山,对嵩山的构造变形史和五佛山群的地层划分进行了详细研究,在五佛山群葡萄岭组页岩与骆驼畔组砂岩之间发现了微弱交角不整合接触关系,创立了重力滑动构造理论。马教授对嵩山情有独钟,甚至为嵩山地质研究倾注了毕生精力。半个世纪里,他走遍了嵩山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说起嵩山现象,如数家珍。1990年,国家准备将“嵩山地质遗迹”向国际文化与自然遗迹保护委员会提出申请,马杏垣教授致信极力推荐。信中说“嵩山地区地质现象中最可贵的是它的重力滑动构造,这是世界上最宏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前寒武纪重力构造,虽然在西南非(纳米比亚)也有,但不如中国嵩山精彩。从古构造观念讲,它们是轻沉积物的变形,琳琅满目。”字里行间,透射出一个老地质学家对嵩山的深切关爱之情。1973年,王鸿祯、刘鸿允等对嵩山前寒武纪地层,特别是罗圈组冰碛层进行了考察研究。这些调查和研究的成果奠定了嵩山地区的地质研究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来,河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区调队)、北京(武汉)地质学院和西北大学等相继开展了包括嵩山地区的1:20万和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专题科研工作。1965年和1977年河南省地质局区测队分别开展1:20万临汝幅和许昌幅区调工作。对区内地层、岩石、构造和矿产进行了系统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宜昌矿产地质研究所、北京(武汉)地质学院、西北大学、南京大学、西安地质学院、郑州地质学校以及省内各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均对嵩山地区的地质矿产调研投入了大量工作。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吧,他们不辞辛苦,对嵩山地质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是:嵩山地质构造运动命名者:张伯声、冯景兰、张尔道、王曰伦。中国科学院院士马杏垣、王鸿祯、董申葆、张文佑、徐克勤、郭令智、郭文魁、孙枢、叶连俊、叶大年、任纪舜、孙大中、李廷栋、张国伟;国内著名地质学家刘鸿允、赵宗溥、丛柏林、李继亮、李荫槐、胡受奚、钱祥麟、王泽久、王乃文、游振东、索书田、刘如琦、王清晨等几十位在嵩山工作过的专家。国外著名地质学家—德国美因茨大学地质系、OGS构造委员会秘书长A.科纳尔教授;瑞士苏黎世工学院地质研究所、世界著名小构造专家J.G.莱姆塞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地质系C.古拉多克教授;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局局长R.W.R鲁特兰德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质系W.M.施沃特教授;加拿大地质调查所A.戴维森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杰拉尔德、舒伯特教授等13国20多位学者都先后来嵩山考察过。凡到嵩山考察过的地质科学家和地质工作者,大都有着一种共同的感受:嵩山,对于人类来说真是太奥妙、太神奇,它的每一座奇峰异景都是力的展示、力的杰作,大自然以宏伟的气魄和神奇的雕刀为人类凿錾出嵩山这块瑰宝;嵩山真是太古老、太悠远,它的诞生和演化就是中州沧桑变迁的见证。他告诉人们一条真理:世界上如有永恒,那便是运动和更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嵩山地质遗迹为世界地质公园所瞩目。1980年,13个国家60多个地质专家集聚嵩山,召开了“嵩山前寒武纪构造地质讨论会”。很多外国专家发表了许多嵩山地质构造研究论文,尤其他们实地看到了嵩山丰富的地质构造型迹时,惊喜地大喊大叫,欢呼雀跃。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筹委会将嵩山列为地质旅游路线之一。作为大会准备工作的一部分,河南地矿厅区调队提前两年在嵩山开展了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撰写了会上宣讲的论文《嵩山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嵩山地区伴随着历次构造运动和岩浆运动,形成了丰富的内外生矿产资源。经地质勘探,已发现有煤、铁、铝土矿、磷矿、白云岩、石英岩、水晶、油田、粘土矿等。嵩山不仅是地质学家的舞台,更是众多地质工作者的摇篮。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华北地质研究所、南京建材古生物研究所、湖北地质研究所、西安地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几十所科研院所,地质、煤田、冶金、建材、化工、石油、核工业等部委所属的地质队,省内各系统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大批专家学者、地质工作人员和学生,都对嵩山投入了大量的工作,出版和发表了数以千计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为发展嵩山的地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踏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顺着嵩山三大运动向亿万年深处探幽,追溯着40亿年来地球演变在嵩山脚下的轨迹,您会真真切切的看到25亿年前的“嵩阳运动”、18.5亿年前的“中岳运动”及5.43亿年前的“少林运动”三大地质构造运动的遗迹。仿佛再现了几十亿年前嵩山从茫茫大海之中喷薄而出的雄壮场面。您还将有幸目睹到从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五个时代的地质现象在嵩山出露齐全,形成“五代同堂”的旷世奇观。神奇的嵩山,是一座活生生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地质构造的活化石;一本博大精深的“地学百科全书”。浏览每一座山峰,品味每一组岩体,都能使中岳嵩山的博大奇奥呼之欲出。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名山藏名寺,绿海碧连天,飞瀑从天降,群鸟入云霄,人在云中游,溪在谷中吟。这正是嵩山超凡脱俗的意境。登上嵩山诸峰,朝拜寺庙洞庵,感受峻极峰的巍峨雄壮;饱览三皇寨的奇险峻秀;卢崖瀑布的激流飞瀑;八龙潭的九曲龙瀑;九龙潭的龙潭贯珠,冰瀑奇观;领略御寨落日的凄楚雄壮;嵩门待月的皎洁柔美;颍水春耕的田园图景;感受少室睛雪的冰艳孤傲;箕山避暑的清爽优雅;石淙会饮的浩大场面;到豫剧《卷席筒》和《朝阳沟》的故乡领略水天一色,如诗如画的天然画卷;到白居易久居的香山寺游绿舟花海,寻找汨汨的灵感;到待仙沟、御皇沟追寻仙人的足迹;到太子沟子晋驾鹤升天处寻求生命的真谛;在我国最古老的女僧寺院永泰寺体会公主的佛缘,女僧的风韵;在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法王寺感受佛祖的弦机;在皇家寺院会善寺体味古代帝王的虔诚,戒坛的神圣;还有老母洞莲花寺清凉寺清幽的神秘、空旷的沉寂;初祖庵、二祖庵的超凡脱俗,大彻大悟;在五岳在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素有“小故宫”之称的道教圣地中岳庙点支千年鼎盛的香火;在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嵩阳书院借一点孔圣人的灵光;在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古天文建筑观星台感受古人伟大的智慧。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内,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的嵩山文化像一杯醇香流动的浓酒,千古纷芳,品味悠长。自盘古开天地到三皇五帝创天下,从伏羲氏到乾隆帝,历史上先后有30多位帝王登临嵩山,祭祀封禅,女皇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历代文人骚客都曾醉游嵩山并留下诸多传世佳作。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内,旅游基础建设和旅游设施已基本完善,登封多日游的大格局已形成,三点一线、环环相扣的旅游黄金线路已经开通,拆迁后少林终于再现了“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历史原貌。踏着先人的足迹,踏上精心为您设计的地质游、科普游、登山游、武术游、考古游、宗教游、天文游、森林游、生态游、民俗游等旅游线路。来中岳嵩山痛痛快快做次神仙吧。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