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中岳嵩山南麓,全市总面积1217平方公里,辖8个镇、3个乡、4个街道,344个村(社区),总人口73万人。先后荣获全国经济百强县(市)、工业百强县(市)、旅游百强县(市)和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等称号。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最早在登封告成镇建都,史称禹都阳城。公元前11世纪,周公于古阳城“测日影、定地中”,认为这里就是“天地之中”。公元696年,女皇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以示大功“告成”,改嵩阳县为登封县,1994年撤县设市。
文化灿烂、名胜众多。拥有“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岳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少林功夫等众多世界级名片,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武术之乡、大禹文化之乡,现存文物古迹1497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26项,位居全国县(市)单项之首。现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4个。
风景秀丽、生态宜居。嵩山位居五岳之中,距今36亿年历史,是地球上第一块露出海平面的陆地,是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中华文化圣地、地质五代同堂。全市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森林覆盖率达45%,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河南省森林城市,是中原地区的“天然氧吧”“康养圣地”。境内的白沙湖是郑州市域最大的淡水湖泊,卢崖瀑布是郑州地区最大的瀑布群。城市建成区面积55.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0.8%,城区天然气覆盖率、雨污分流率达90%,建成公共停车位2.5万个、慢行交通系统64公里,高品质美丽县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登封气候适宜、景色优美,在这里可以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诗意的栖居。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登封位于中岳嵩山南麓,地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和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洛阳之间,铁路与京广、陇海、焦枝铁路相连,方便大宗货物进出联运;有1条国道、3条省道、4条高速穿境而过,距省会郑州仅半小时车程,距国际机场仅1个小时车程,“1小时快速交通圈”辐射中原城市群的郑州、洛阳、许昌、焦作、平顶山五座城市;与此同时,郑州“米”字形高铁框架已经形成,与之相连接的S2轨道快线开工在即,届时从登封到郑州仅需16分钟,到洛阳、开封仅需半个小时,到达全国可实现“零换乘”,交通四通八达,客流物流畅通便捷。
产业强劲、特色鲜明。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形成了以新材料、装备制造、铝精深加工、装配式建筑、文化旅游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建有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文化旅游核心板块、通航产业园、小微企业园等多个园区,能够承接相关产业项目入驻。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4家,各类研发平台132个,涉及多个行业领域,有利于科研平台共享,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培育了武术、演艺、文创、研学等多个业态,实施了“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周封祀坛遗址生态文化公园等一大批文旅项目,年均海内外游客接待量超千万人次,年均旅游收入突破110亿元。2022年三次产业比重为6.0:44.8:49.2。
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5%,增速居六县市第4位,较2021年前移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全国、全省、郑州市平均水平,居六县市第3位,较2021年前移3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增速高于全国、全省、郑州市平均水平,居六县市第3位,较2021年前移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1%,增速从2021年的六县市末位,跃居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1%,居六县市第1位,较2021年前移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居六县市第2位,较2021年前移4位。
政策优惠、服务贴心。全市连续三年召开“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千人大会,持续营造“优环境、抓招商、兴产业、富群众”的浓厚氛围。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涵盖用地、厂房、设备、税收、人才等方方面面,给予真金白银的资金奖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政府效能,涉企审批实现“一站式”办理;设立1.2亿元的应急贷款周转资金,相继为165家中小微企业送去“及时雨”;运作成立两支10亿元规模的产业引导基金,扶持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创新推出“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有事服务,无事不扰,我市的营商环境赢得了客商青睐、收获了企业口碑。正是由于良好的投资环境,近两年先后有海螺集团、三一集团、圣戈班集团、华润集团、新疆中泰集团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项目落户登封,并带来关联项目14个,有力推动了登封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