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召开后,市发改委高度重视,召开全体会议,会议传达了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并明确2020年要紧紧围绕“六稳”“六保”这一大局,突出“控、保、稳、进、抬、扛”六字要求,把握好“统筹”这一主线、主基调,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控”的常态,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巩固疫情向好态势,全力推进企业复工达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持续开展好“三送一强”活动,进一步梳理问题,分类建立台账,规范服务流程,明确专门部门、专人对接服务,做精做强做细服务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保障问题解决不留后患,助力企业快速“回血”,实现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确保我市在郑州市的考核中始终位居前列。
二是守住“保”的底线,抓好民生保障工作。做好地方粮储备、应急物资储备、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及网点检查等工作,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坚守质量安全底线。持续加强价格调查和监测预警分析,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维护市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定。
三是筑牢“稳”的大局,抓好内需市场支撑。落实好疫情期间出台的《登封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促进消费稳增长若干措施》,对各类企业全面兑现扶持、优惠政策,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
四是保持“进”的态势,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一区二园三基地”产业定位,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健全园区服务平台,支持“飞地经济”建设,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提升产业关联度和集聚度,加快优势产业集聚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合理、持续、健康的产业体系。落实好《郑州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围绕5G、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数字经济主导产业,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探索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数字经济配套统计指标体系,培育更多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增长点、支撑点。
五是孕育“抬”的势能,抓好战略规划谋划。围绕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加快编制“十四五”规划,从重大项目入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抓紧推进,切实把规划变成计划、把计划变成项目、把项目变成实际行动,助力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的龙头高高“抬”起来,强力推动我市今年确定的145个“六美”项目和31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
六是担起“扛”的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扛稳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政治责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始终、落实到各个方面,把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向中心工作发力、向难点堵点问题发力、向服务保障民生发力。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从上自下抓起,将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体现到全面从严治党和发改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