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艺图谱通志》简介 《武艺图谱通志》是一本记载中国明代传入朝鲜的十八般武艺、由朝鲜君主钦定的古代武艺图谱文献,作者李德懋、朴家齐,现藏于韩国国家图书馆。文本详细记载了中国武艺功夫的精粹,具有综合性、代表性、全面性、典型性特点,是在国内外罕见的图本。历经韩鲜“宣庙”、“孝庙”两庙时期,渐续完本。主要内容是从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和茅元仪《武备志》等兵书中截出,收录了部分由中国传入日本、朝鲜的武艺,经过他们的演练发展,将其作为补充。图谱作者参考了有关兵技文献144余册,绝大多数是中国明晚期以前的著作。群书之中以戚氏《纪效新书》和茅氏《武备志》“俱为是编之标准”,朝鲜训局郎(古代官职,负责军事训练)韩峤著《武艺诸谱》六技一卷,并前后增至二十四技,赐名《武艺图谱通志》,作为朝鲜军队“郊练指南”。以此达到培养士兵的爱国精神,勇敢精神,强健体魄,提高武技,保卫国家之目的。近十年来,为了再现传统武艺,韩国数家武艺学术团体和部门对《武艺图谱通志》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由于对中国传统武艺的理论、技术了解有限,未能取得很大的突破和进展。2003年韩国体育大学韩国武艺研究所申请的科研项目“武艺图谱通志展现”课题,经韩国文化部批准,正式立项研究,因研究遇到困难,再现工作陷入困境,难以继续开展。二、巧遇李教练崔秉珍、卢东镐系上海体院武术系韩国博士留学生,非常喜爱中国传统武艺。2002年11月始跟随李天华教练学习通备十路弹腿、劈挂拳、翻子拳、缠海鞭杆。崔秉珍在中国温州举办的“世界武术邀请赛”上获得劈挂拳、鞭杆两块金牌。2003年初,卢东镐回国探亲悉韩国体育大学、韩国武艺研究所所长沈胜求教授的课题和想法,并向沈教授推荐了李天华教练,认为李教练是突破《武艺图谱通志》展现课题的最理想人选。沈教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提出先让李教练搞个样本试试。于是,李天华教练自五月下旬开始对韩国的《武艺图谱通志》、《武艺诸谱》与中国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程冲斗《单刀法选》、《长枪法选》、少林《白眉棍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文、图、谱、诀、动作名称进行了研究,发现这本极其珍贵的文献与中国明代武艺和流传下来的传统武艺有着紧密的联系。“御制武艺图谱通志序”记载了“宣庙既平倭寇,购得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谴训局郎韩峤遍质东来将士,究解其棍棒等六技,作为图谱而成”,又如武艺图谱通志凡例记载“原书器械图解皆从戚书截出而图”,“戚氏《纪效新书》和茅氏《武备志》俱为是编之标准……”。说明古代武艺图谱通志就是中国武艺,是以戚继光《纪效新书》和茅元仪《武备志》为标准,结合中韩两国军队抗击侵朝倭寇取胜“东来而归将士的实际武艺遍质细书,此编或展为大书,收纳六技并增至二十四技,历经朝鲜宣庙、孝庙年间先后增补而成十八般武艺”。由此可见,朝鲜御编《武艺图谱通志》是出自中国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和茅元仪《武备志》,是对中国十八般武艺引进后全面的编撰。李教练根据图谱复原展现出了“拳法”一项,“双手刀”一项,由崔秉珍录像后寄给沈教授。沈教授同韩国的武艺研究工作者看了录制的光盘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三、诚聘中国专家2003年7月11日沈教授慕名前来,专程由汉城来到上海,在水中花宾馆约见了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博士生导师、中国武术教育家邱丕相教授和中国传统武艺家、国家级教练李天华老师进行了协商。韩方商定聘请邱教授为《武艺图谱通志》展现计划的顾问,聘请李教练为展现计划的技术负责人,委派卢东镐、崔秉珍博士作为李教练的助理,在邱教授提议下又增加陈宝强为李教练的助理。会后共同观看了李教练根据图谱再现的“拳法”和“双手刀”套路,大家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在忠实于原著的前提下,结合传统武艺劈挂的劲道、翻子、八极、戳脚、分手等武艺的内容,真实再现了古拳法的风貌。图谱“拳法”出自戚氏《纪效新书》拳经中的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图形、动作名称、势法同戚氏之书一样,其势法主要与劈挂、翻子、八极、戳脚、分手、红拳、形意等中国武艺功夫有密切联系,双手刀根据明代程冲斗单刀法选中的招式简化而出。现在在我国流传的苗刀、双手刀套路中的内容与图谱中的双手刀均密切相关。由此可见中国武艺是母,图谱武艺记载是子,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母子关系。只有精通中国传统武艺功夫,并且对中国传统兵书武艺、拳书武艺有较深的研究才有可能揭开“图谱”之迷,再现古代武艺真貌。会谈明确了在2003年年底前,除两项马上武艺外,将图谱中二十二项在上海开展再现工作。李教练边研究,边整理复原,边演练修改,同时把破译再现出的武艺教给卢、崔二位博士。动作势名的来源及解释由邱丕相教授负责完成。原计划第二天回国的沈教授,经过对李天华教练武艺理论水平、技术水平的了解,听取了李教练对“图谱”的见解后,非常兴奋,认为聘请李教练担任图谱展现计划负责人是他们最明智的选择,并决定推迟回国的行程,就图谱研究中的遇到的疑难问题向李教练求教,希望李教练将《武艺图谱通志》和《武艺诸谱》这两本武艺文献结合戚继光《纪效新书》和中国传统武艺的精髓拳种给予讲解。李教练联系劈挂的劲道、翻子、八极、戳脚、分手、苗刀、双手刀、劈挂刀、鞭杆、剃袍剑、戳脚剑、劈挂刀、六合条子、迎分条子、八路条子、琵琶条子、风魔棍、扭丝棍、蒲团棍、天旗棍、白眉棍、六合大枪、高家大枪、金枪等优秀武艺,一页一页的过了一遍。沈教授不时的提出问题请李教练解答,李教练以武艺大家的气度毫不保留的对三百多个问题,从文字、动作势名、势法、武艺术语、拳谱、拳诀、运动路线、技击含义等进行了耐心的讲解示范。沈教授的治学精神令人钦佩,他虚心求教,认真笔录,并在图谱上不停的圈点、标记重点。李教练讲到技术奥妙处,当他明白了精髓的含义后,兴奋的连说“ok”“ok”。李教练高深的武艺造诣令韩国沈教授、李教练亲传弟子卢东镐、崔秉珍叹服。他们说“这三天所学到的东西三年都学不到,以前看不懂,听讲后对研究古代武艺图书的水平有很大提高。”邱丕相教授也说:“沈教授进行这项工作是找对人了。”沈胜求教授请求李天华教练演示了中国传统武艺,李教练当即在宾馆大厅演示了精彩的劈挂拳、八极拳、翻子拳、戳脚拳的组合招势。沈教授又提出观看“敦煌武艺”的录像带。李教练拿出了珍藏多年与其恩师中国武协委员、甘肃省武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著名的中国武艺大家王德功先生共同发掘创编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武艺。看后,沈教授问是否可以给他复制一盘,为了弘扬中国武艺,李教练经慎重考虑还是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沈教授很高兴地表示邀请李教练去韩国,临走之时共同合影留念,对李教练的真诚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上海的夏天非常炎热,李教练带领卢东镐、崔秉珍冒着酷暑,晚上查看资料,白天编套路。平均十天搞出一个项目,整理后由李教练录像,并教给卢东镐、崔秉珍。相继搞出了日本古代四个流派(土由流、运光流、千柳流、柳彼流)的双手剑和交战刀、中国的双手刀、锐刀、提督刀、双剑、朝鲜的本国剑(这里剑实质就是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