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互动交流 热点回应 正文
登封:美农村、富农民,全面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来源:登封发布  时间:2021-07-29 09:56:00  

清水蜿蜒、道路平整

绿树成荫、庭院掩映

……

如今的登封市可谓处处皆景。近年来,登封市立足实际,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建设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环境美、产业优、百姓富、民风淳的美丽新家园。

文旅农旅融合

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盈共分红。”盛夏时节,走进位于嵩山脚下的玄天庙村杨家门村,赏荷闲游,感受乡村浓郁风情,闲适隐逸格调,不失为夏日里一件惬意的事情。

杨家门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是中原古村落、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建设美丽乡村以来,杨家门村坚持“以旧修旧、修旧如旧”原则,按照生态合理布局、顺其自然,不改变原有的脉络,保护好沟沟坎坎、山坡农田、一草一木,守住美丽村庄原生态;利用传统民居修缮建成书院、素食餐厅、咖啡馆和体验式民宿,培育乡村文旅新业态。

杨家门村组长雷占有说,要把杨家门村打造成美丽乡村精品村,努力成为乡村振兴河南样板村,也让更多村民得到更好的收益。

近年来,登封市坚持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培育、文化传承保护相结合,按照3A级景区标准打造少林街道雷家沟、中岳街道北高庄等1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按照“四美乡村”标准建设唐庄镇塔水磨、石道乡陈家门等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加快打造郑少高速、商登高速2条美丽乡村“旅游带”和嵩山组团、南部组团2个美丽乡村组团,坚持乡村振兴,美农村、富农民,全面绘就美丽登封发展新画卷。

产业富足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少林街道雷家沟村位于嵩山的缓坡之上。村庄布局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处山峦入画,近处绿树红花,传统民居的飞檐翘角若隐若现,登高远望,别有韵味。雷家沟村民刘雨菲,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不远处,开了一家随缘客栈,门口的牛槽、瓦罐摆了长长一排,里面的多肉、花草恣意生长,形成一片绚丽多姿、生机勃发的小天地。

刘雨菲和妻子一起打理着这家小客栈。每到周末节假日,游客一波接一波的。“每逢节假日期间,人还是比较多的,平时没人的时候我就服务一下小花园,收入现在还不错,比以前纯种地好太多了,上次有个游客带着他们孩子玩的时候还跟我开玩笑说,我这农民当的幸福咧。”

“村里的产业必须保证村集体占股20%以上。目前,风车农场、嵩阳素饼厂等都有不错的收益,为集体经济的壮大贡献了力量。”雷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新方说,“下一步,村里准备把古村落里遗留下来的石头房子、窑洞改造成特色民宿,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民宿建设,示范引领现有民宿提档升级,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除雷家沟外,近年来,登封市按照“一村一品”,先后培育了北高庄观光休闲、杨家门传统民宿、崔坪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打造了嵩山坳、嵩山老家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先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223个,带动农民就业8000余人、返乡创业600余人,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有项目、有收入”。崔岗、李窑、杨家门、何家门、范家门、马窑等20余个村,也通过集聚和转化绿色财富,从青山到碧水、从一屋一院到一街一巷,把一幅幅秀美乡村画卷在登封大地徐徐展开。

宜居宜业

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登封市顺应群众对农村工作的新期盼,着眼从根本上改善路、水、电、气、出行等条件。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构建四个班子齐上阵、市农委统筹抓、市直部门齐心抓、乡村两级齐落实的工作机制,为美丽乡村建设“聚合力”。

坚持“全域规划、城乡一体”理念,登封将村庄、产业、土地、旅游、环境、公共设施配套“六规合一”,把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放在首要位置,严守生态底线、耕地红线,逐村定位、逐村规划。

坚持山水林田湖路统筹谋划,登封大力构建“交通”新骨架,全面改造提升环嵩山旅游公路、S234、S235、X048等城乡交通主干线,建设“四好农村路”,全力构建串珠成线、连线成面、城乡一体的建设体系。

实施“百县通村入组”“万村通客车”工程,299个行政村客运班线实现全覆盖;实施燃气村村通、农网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累计铺设燃气管网355公里,完成13个乡镇电网改造,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让农民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为美丽乡村建设“壮筋骨”。

2021年,登封市将继续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切入点,围绕郑州市委“西美”战略部署和“两带一心”文化旅游布局,以全域景区化为目标,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登封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